給次生災害掛上醒目的警示牌
【資料圖】
原標題:給次生災害掛上醒目的警示牌
這場雨累計雨量大,短時雨強高,降雨時長和雨量均創歷史紀錄。暴雨造成的傷亡令人痛心,而次生災害的破壞力也不小,且更加難以預防。雖然雨勢減弱,但防范次生災害的這根弦不能松,應給次生災害重點區域和地段掛上醒目的警示牌。
鑒于部分市民防范意識不強,北京市氣象局7月31日晚間發布提示強調,山區和淺山區極易發生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風險,造成路段塌方、凹陷、橋梁沖毀等事故;北京市規自委聯合北京市氣象局升級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提示7月31日12時至8月2日12時,部分地區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風險很高。
次生災害具有隱蔽性、延時性等特點,暴雨停止后的幾天,恰恰是次生地質災害高發期,千萬大意不得。這次暴雨,房山、門頭溝兩區平均降雨量都超過400毫米,再加上兩區多是山地,容易出現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次生災害。據市交通委8月1日發布的消息,懷柔、密云已有多處路段發生塌方、塌陷,現場已采取雙向斷路措施。
明者遠見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無形。避免次生災害的威脅,相關部門不只要研判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區域地段以及具體方式,通過媒體或其他方式公開發布,而且應以醒目的方式在現場標注,乃至設置專人盯守。否則一旦突然發生洪水或山體滑坡,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險。房山區周口店鎮北下寺村在山洪發生前,提前轉移受威脅人員;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齋堂水庫在7月30日提前進行了預泄,7月31日洪峰形成后,更是第一次動用1998年建成的滯洪水庫蓄洪,最大限度發揮蓄洪調峰作用,減輕對下游地區的影響。
給次生災害掛上警示牌,市民心中也要繃緊防災弦,關注預警提示,聽從現場人員指揮,避開相關危險區域。認為雨量不大,不顧危險外出拍洪水、釣魚的事兒不能再干了。(孟雅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