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盲盒不“盲” 南京211家商家公示概率信息


(資料圖)

晨報訊(通訊員 寧市軒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金磊)從玩偶到服飾再到機票,當前市場上各類盲盒層出不窮。很多產品一進入“盲盒”,就會引起很多年輕消費者的興趣。不過,盲盒經濟也滋生投機隱患,商品質量良莠不齊,商家的誘導消費、虛假宣傳、概率不透明等行為也時有發生。記者從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目前,南京街頭很多盲盒店的經營者都落實了盲盒信息公示,讓盲盒賣得不“盲”,消費者買得敞亮。

南京市市監局有關人士表示,在“限量款”“隱藏款”等噱頭之下,消費者很容易被盲盒產品“套牢”,開盒過程中未知的刺激感與驚喜感也讓消費者很是“上癮”。但是由于“盲盒”商品的特殊性,商家往往利用其商品特性免除了自己對商品售后的責任,同時也限制了消費者行使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等,容易引發消費糾紛。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為盲盒經營畫紅線,推動盲盒經營者加強合規治理。為進一步規范盲盒消費領域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違法銷售盲盒行為,優化消費環境,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部署安排了盲盒經營行為規范行動:一是引導盲盒企業(包括線下門店、自助售賣機、網店)積極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切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二是督促指導轄區內商業綜合體、校園周邊、自助售賣機、網店等盲盒經營者履行好涉及信息公示方面的要求:要在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等經營者主體信息。要以顯著方式對外公示抽取規則、抽取概率等關鍵信息。要以顯著方式提示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購買盲盒需取得相關監護人同意。目前,南京市各區已有211家盲盒經營者公示該內容。

據悉,南京市各區市場監管部門通過發布消費提示、發放宣傳資料、開展主題活動等方式開展宣傳347次,教育引導消費者適度理性消費,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南京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切勿盲目跟風攀比。拆盲盒既可能獲得高于預期的驚喜,也可能要面對低于預期的失望,按需購買量力而行,謹防陷入非理性消費狀態。同時,注意合理維權。盲盒消費應盡量選擇當面驗收,如無法當面驗收請盡量拍攝完整拆箱拆盒流程,并且養成保留購物票據、商家宣傳頁面、消費聊天記錄等的習慣,如遇侵權行為依法與商家、平臺協商投訴,依法進行維權,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