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景區須告別“坐地圈錢”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景區須告別“坐地圈錢”

日前,有網友發布視頻稱,游客在西部G349國道卡若拉冰川路段停車拍照時,遭到疑似景點保安阻攔并要求收費,受到網友關注(7月31日極目新聞)。

前有一些景區“圍墻擋景”,后有“站在國道上看風景需要收費”,可見門票思維的固化有多深。

隨著收入水平提升和旅游觀念轉變,相當一部分游客不再僅僅只是打卡“到此一游”見見世面,而是更期待能夠在旅游過程中有更深度的體驗感。景區與其過度依賴收門票,不如做好配套旅游服務,提高旅游產業的綜合收入。

文旅消費的新藍海,著眼點應圍繞人的生活方式轉變做好供給側的改革創新,引領文旅新消費。這就要求景區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不能再抱有“躺贏”的想法,停留于過去“坐地圈錢”的思維,而應勇于破除對門票經濟的依賴,延長旅游產品產業鏈。

就監管部門而言,景區經營也要反壟斷。要不斷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防止景區制造壟斷地位損害游客利益。比如,媒體報道的一些景區擺渡車讓游客“被自愿”的問題,本質還是門票思維的延伸。同時,監管部門要當好“店小二”,通過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幫助景區解決各種難題,讓景區想轉型、愿轉型、能轉型,讓游客體驗從“有沒有”走向“好不好”。

就景區而言,必須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科技賦能,在景區內打造沉浸式全新體驗的新場景、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逐漸擺脫門票依賴。當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正在成為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新動能。景區要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把文旅融合和科技賦能提到更高的位置,把景區打造成一個獨具個性的文旅超市,讓游客進來各取所需。

此外,如今正進入泛旅游時代,各地要從景區各自為戰,轉向景區之間的聯合互補,把景區串聯成文脈,通過游客的綜合消費體驗,讓大河有水小河滿。(丁慎毅)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