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信用就醫”,讓患者看病更快、負擔更小
【資料圖】
原標題:普及“信用就醫”,讓患者看病更快、負擔更小
7月25日,云南省昆明市醫保等部門聯合舉行持續推進“信用就醫”項目新聞通報會,進一步深化“信用就醫”惠民措施。通過再造診療環節及付費流程,主要解決候診時間長、繳費耗時長、取藥排隊長、就診時間短的“三長一短”痛點問題,實現“先看病后付費”的便民目標。今年內,上線醫院將增加到100家以上,為全市參保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就醫結算服務。
無獨有偶,近期廣東廣州、深圳、珠海等多地也上線試行“信用就醫”。“信用就醫”并非新生事物,幾年前就已出現,并且在一些地方已經上線試行。但當前,多地經過完善后集中推廣“信用就醫”,意味著“信用就醫”進一步突破了技術和管理瓶頸。
現在加快推廣“信用就醫”,是因為當前普及的時機更成熟。此前“信用就醫”最大的攔路虎,就是少數人不講信用,把“先看病后付費”變成“逃單”的機會。但當前全國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部分地區高達98%以上,幾乎實現全民參保,且報銷范圍不斷擴大,報銷比例持續提高,患者自費部分不斷減少,已越來越不值得“逃單”了。
并且,當前征信系統日益完善,“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成為現實,“老賴”的日子不好過,看病就不敢不講信用。關鍵是,與其他領域相比,“信用就醫”多了醫保基金的強力約束,倘若有人看病“逃單”,不僅醫保基金可以追賬,而且還能暫時限制當事人享受醫保福利,直到還清欠款為止。多了醫保基金的約束,一定程度上督促人們看病更講信用。
除了時機更加成熟,“信用就醫”的優勢也日益凸現。此前,一些醫院由于對患者的不信任,規定每次提供醫療服務前繳費,這樣會導致多次排隊繳費;不信任還可能影響診療質量,“先交錢再發藥”“錢交齊了再實施手術”是信用缺失的做法,一時拿不出錢的患者可能延誤診療。由此看來,“信用就醫”一旦廣泛普及,這些問題能得到有效解決。
信用是“生產力”,在醫療方面也是如此。先看病后付費的做法,讓患者不需要事先墊付費用,經濟壓力明顯降低,即使暫時手中無錢,也不影響診療。并且等到看完病后一次性付費,能省去很多中間環節,診療也將變得更加及時和精準。信用這個“生產力”,在醫療方面體現為看病更便捷、費用負擔更輕、診療質量更高。
在醫療福利日益提升、診療水平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倘若“信用就醫”再發揮助推作用,有望讓醫療福利和診療水平實現飛躍。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需要更多類似順時與順勢的舉措。普及“信用就醫”不僅正當其時,而且機不可失。(羅志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