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堂縣總工會:把服務觸角延伸到職工身邊 全球動態
【團結奮斗開新局 喜迎工會十八大·扎實推進“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
原標題:四川金堂縣總整合力量構建“1+3+18+N”陣地體系,強化基層服務陣地建設——(引題)
把服務觸角延伸到職工身邊(主題)
(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娜 通訊員 楊誠波
“回鄉就業,既能照顧孩子老人,又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這是工會辦的一件大好事!”6月20日下午,剛從學校接完孩子放學的張巧莉說起現在一家人的團圓生活,一臉幸福。
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轉龍鎮,像張巧莉一樣通過報名參加工會培訓,從而實現就近就業的返鄉農民工還有很多。近年來,隨著“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的深入開展,金堂縣總工會圍繞“服務陣地強”的目標,積極探索和規范職工服務陣地建設,新建了一批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培訓基地、職工書屋、司機之家等服務陣地,并不斷推動服務陣地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整合力量建強陣地
金堂縣下轄6個街道、10個鎮,常住人口80.7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44.5萬人,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由于自身工業底子薄,大量農民工外出務工。
近年來,隨著該縣產業結構逐年優化提升,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加之該縣實施的“回引工程”,返鄉就業創業農民工迅速增加。如何讓返鄉農民工更快更好就近實現就業?金堂縣總工會以“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為契機,加強包括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培訓基地在內的職工陣地建設,提升該群體的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水平。
“但我縣工會陣地長期存在層級體系不健全,基層工會職工服務陣地偏少,布局不合理、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問題。”金堂縣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開展以來,針對以上問題,縣總建立“機制共建、陣地共用、隊伍共管、資源共享、活動共聯”的陣地建設機制,整合多方力量推進陣地建設,收效顯著。
職工之家建到鎮上
轉龍鎮職工之家建于2022年,作為該縣工會陣地體系中18個職工文化活動中心之一,這里配備了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培訓基地、職工書屋、職工驛站、心理驛站、勞動爭議調解室功能區等,滿足職工學習交流、訴求受理、活動聯誼、技能培訓等各類需求,此外還承接了中國農業大學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等項目,積極探索勞動領域社會組織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
張巧莉是轉龍鎮村民,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初,她聽說家鄉職工之家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培訓,多項課程可供選擇,便辭職回鄉參加了一項關于紡織技術的培訓。培訓結束后不久,張巧莉在工會的推薦下,成為一家紡織廠女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把工會陣地建得離職工近一些,才能為職工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目前,金堂縣初步構建起了‘1個工人文化宮+3個綜合性職工服務中心+18個職工文化活動中心+N個職工服務站點’陣地體系,并實現縣、鎮、村(企)3級貫通,文化宮、服務中心、服務站點密切聯動。”該縣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金堂縣工人文化宮將于2024年完成提升改造,天府水城、淮州新城、竹篙新城綜合性職工服務中心也已全部建成并開始運營。
貨車司機的“暖心之家”
6月19日中午,在成德南高速金堂服務區,來自陜西的貨車司機趙貴錢和兒子趙芳德一停好車,就直奔這里的貨車司機“暖心之家”。打好飯菜,兩人找了個位置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一葷一素一湯,人均只需5元錢,這是政府和工會給我們貨車司機的福利嘞。”趙貴錢說。
據了解,金堂服務區位于成德南高速交通要道,每天過往貨車上千輛,司機們來此休息、用餐的需求非常大。為做好服務貨車司機工作,金堂縣總工會聯合交通部門和相關企業,通過聯建的方式,將“暖心之家”建到服務區。
“貨車司機可登錄‘蜀道暢’小程序,享受‘暖心之家’的所有服務。”金堂工會“卡友之家”負責人唐忠富說,除了餐食,洗澡、洗衣、烘干等免費服務也很受司機歡迎。針對貨車司機急難愁盼的問題,“暖心之家”還開通了黨務、政務、法務、事務4大服務功能。
自“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以來,金堂縣新建職工服務站點65個,目前總建成數600余個,實現金堂縣域全覆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