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高溫催生避暑旅游熱 :中信證券及外資扎堆買入加倉長白山 漲停還有幾個? 每日播報



(相關資料圖)

最火爆的端午節再次點燃了旅游熱情,更催化了A股旅游板塊的集體反彈。其中,以長白山(603099.SH)為代表的“避暑+名山”題材領銜兩日漲停,無疑為凌亂且調整的市場增加了一絲熱度。

不過,在公司發出股價異動和澄清公告后,6月28日之后,長白山股價回調。

在專業人士看來,端午節旅游業火熱收官,隨著夏日的到來,夜經濟成為端午假期文旅消費市場亮點,出境游穩健恢復,暑期將加速釋放出游需求。特別是名山大川延續亮眼表現,一方面由于票改政策后提價彈性有限,另一方面,出入境航班次放開謹慎對客流有約束,此外疫情后有孩家庭自駕出游增加,交通便利的景區更受益,即將到來的學生們最長暑假更是有望催生新一輪避暑度假潮。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長白山一季報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摩根等多位機構的身影。其中,第五位是中信證券,持有149.1萬股,持股比例為0.56%,較2022年底增持19萬股;第六位為摩根,持有125.8萬股,持股比例為0.47%,為新進股東;第十位為華泰證券,為新進股東,持有78.9萬股,持股比例為0.3%。

股價多次漲停

端午節后的市場,旅游板塊的崛起成為最“確定的事情”。

6月26日,端午節過后第一個交易日,早盤長白山開盤后半個小時股價沖擊漲停,隨后帶動整個旅游板塊反彈;27日,曲江文旅、長白山、*ST凱撒、西安旅游等多股漲停,景點及旅游板塊上漲4.9%。據記者統計,自5月15日以來,長白山上半年已連續出現4次漲停。

“旅游板塊的反彈主要是基于端午假期旅游行業的整體復蘇,官方公布的數字十分亮眼。其中,長白山是高溫+避暑名山題材,隨后的暑期避暑旅游市場更是一大看點。”一位北京上市券商營業部高級投資顧問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直言。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的2023年端午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顯示,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

專業人士指出,端午假期多地頻現高溫預警,消暑需求也與往年端午不同,達到新的高度。攜程平臺顯示,避暑、消暑相關搜索熱度環比上升50%,去海邊、去山中,成為避暑的好方法。在延邊,長白山的綠意和延吉的網紅美食共同為旅客帶去夏季清涼指南。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隨著第一批高考生結束第一場旅行,中小學生也進入了暑期節奏,暑期游產品迎來高速增長。早在6月中下旬,暑期旅游的預訂量已經開始增長。截至6月23日,去哪兒平臺上預訂暑期出行的機票預訂量顯著增長,環比前一周增長2.2倍。

面對股價飆升的具體原因、以及暑期是否會有進一步的優惠活動,《華夏時報》記者多次撥打長白山相關負責人電話,均無人接聽。

6月27日晚間,長白山發布股價異動公告。公告指出,2023年6月21日、6月26日、6月27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0%。經公司自查,并書面發函詢問控股股東及電話問詢實控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確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資產重組、發行、收購、債務重組、業務重組、資產剝離、資產注入、股份回購、股權激勵、破產重整、重大業務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等重大事項。

公告指出,公司未發現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媒體報道或市場傳聞;其他股價敏感信息經公司核實,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及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公司本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期間不存在買賣上市公司股票的情形。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理性決策,謹慎投資。

6月28日至6月30日,長白山股價出現回調,旅游板塊也隨之震蕩調整。

據統計顯示,上半年,旅游板塊中,長白山上漲18%,位居板塊第五,而曲江文旅和九華旅游分別上漲34.1%和21.5%,位居第二和第三,峨眉山A上漲21%,位居第四。

截至6月30日,長白山3日主力資金流入1118.28萬元,5日流入4502.42萬元,10日流入4290.7萬元。

業績增長明顯

2022年,長白山營業收入約1.95億元,同比增長1.1%;凈虧損約5738.56萬元,凈虧損同比擴大11.17%。

2023年第一季度,長白山營業收入約6960.9萬元,同比增長235.49%;凈虧損413.63萬元,2022年一季度凈虧損3457.39萬元。公司稱,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旅游人數增加所致。

信達證券分析師劉嘉仁認為,疫情期間,長白山優化產品結構、推出主題化文旅產品,當地文旅部門則積極把脈文旅市場、持續打造精品IP。公司一季度已經展現良好的復蘇增長態勢,而多樣化旅游產品項目正模糊“淡旺季”的邊界,未來公司有望持續增長。根據一致預期,公司2023—2025年歸母凈利分別為0.74/0.92/1.09億元。

在財通證券分析師劉洋看來,公司高鐵項目落地帶動客流增長,酒店項目有望配套落地,業績有望維持穩定增長。從交運供給端看,2021年12月沈佳高鐵白敦段正式通車;沈佳高鐵沈白段預計2025年開通,北京到長白山旅行時間有望縮短到4個小時,沈陽到長白山旅行時間縮短到1.5小時;酒店規劃項目方面,2022年長白山火山溫泉部落二期項目建設獲批,打造以親子度假為主題的旅游綜合度假區,該項目計劃2025年竣工投入使用,配套沈佳高鐵沈白段帶來的增量客流,年游客接待能力約99.9萬人次。預計公司2023/2024/2025年實現營收4.93/5.45/6.03億元,對應凈利潤0.76/0.88/1.02億元,23/24/25年對應PE37.6/32.3/28.0X,維持“增持”評級。

旅游業全面復蘇

端午假期的火爆無疑印證了國內旅游需求延續良好的恢復態勢。

中銀證券分析師李小民分析指出,國內旅游市場需求延續恢復,短途出行為主。端午假期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端午數據延續了先前的出行修復態勢,相較五一,本次假期出行以短途、周邊游為主。

其中,山岳景區恢復良好,周邊游主題游熱度尚可。長白山、峨眉山、玉龍雪山等知名山岳型景區延續較好恢復,長白山共接待游客比19年增長76.95%,峨眉山和玉龍雪山接待人次同比增加153%和164%;天目湖、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等景區和主題樂園表現亮眼,接待游客同比19年分別增加26%和20%。

國泰君安證券發布最新報告顯示,名山大川延續亮眼表現,一方面由于票改政策后提價彈性有限,另一方面出入境航班次放開謹慎對客流有約束,此外疫后有孩家庭自駕出游增加,交通便利的景區更受益。

報告指出,長白山恢復彈性最大,端午節假期接待游客5.6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178%,既有南坡首度放開帶來增量(日均200人),也有沈白高鐵敦化-長白山部分交通改善效果釋放。

此外,根據各地政府官網披露,峨眉山門票收入恢復至2019年120%、黃山接待游客人次恢復至2019年123%、九華山接待游客恢復至2019年100%。

報告認為,暑期客流回暖對本地商圈貢獻更明顯,據各地市商務部數據顯示,上海35個重點商圈線下客流總量達到1372萬人次,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1.5倍,與2019年假期客流量基本持平,但上海市外來消費金額達79.7億元、消費次數達631.9萬人次,分別恢復至19年的122.8%和118.9%。

同時,陜西全省570家零售、餐飲樣本企業節日期間銷售額7.8億元,較2019年端午假期同期增長9.5%;江蘇全省消費品市場累計實現銷售額約35.4億元,較2019年增長14.5%。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