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整治網暴重在給“水軍產業鏈”斷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整治網暴重在給“水軍產業鏈”斷流

“微博轉、贊、評,各30元100個,20元一萬閱讀量;短視頻、小紅書也可以刷”;“新聞曝光一周3000元,半個月5000元,一個月8000元。”據本報報道,普通人被網暴的門檻越來越低,背后有花錢隨意“轟炸”騷擾他人、“水軍”推手刷流量等產業。隨著政策法規的持續收緊,網暴產業鏈也越來越隱蔽。

網暴基本上是一群人欺凌一個人的狂歡,給受害者造成極大困擾。發泄自己在真實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將自己的痛快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已經令人憎惡;可還有一部分人更壞:投身網暴產業鏈,干著“拿人錢財與人造災”的齷齪勾當。據報道,網暴產業鏈上,諸多轉發、點贊及新聞推廣業務被明碼標價。被雇傭的“水軍”,先是炒作某段文字、視頻或微博內容,再去匹配平臺的算法推廣機制,以期獲得更高的關注。除了撰文推廣、刷量炒作,以電話短信的方式騷擾謾罵他人,也是網暴的慣用方式。來自某電商的商家表示,電話一分鐘可撥打20到30個,短信一分鐘可發送99條以上,還可定制涉警告或威脅他人的短信內容。網暴不僅實現了產業化,而且更加趨于職業化。

水軍攪得網絡世界雞犬不寧、烏煙瘴氣。他們不僅一次次升級罵戰,蔑視平臺規則,造謠抹黑;無視個體感受,還狂刷數據;不顧事實本貌,帶偏節奏,坐享不法利益。一個個任性敲擊鍵盤的手指,向網絡生態傾注著污泥濁水,肆意踐踏網民的人格權益,踐踏市場的公平公正,踐踏社會的正常秩序。

公眾對網絡水軍深惡痛絕,國家對網絡水軍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據公安部披露,僅2021年,警方共偵辦相關案件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依法關停網絡水軍賬號620萬余個、網站1200余個,解散網絡群組17萬個。今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加強對網絡水軍全過程、全鏈條的治理,防止網絡亂象反彈回潮。近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發布的《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也將組織“水軍”“打手”實施的網絡暴力違法犯罪,列入應當從重處罰的5種情形之一。

以往,網絡水軍整治行動風頭一過,還能持續實施威脅和傷害的原因,就是未能有效切斷網暴的黑色產業鏈。網絡水軍具體是屏幕背后的哪個人?誰是一次次下達任務的組織者和發起人?又是誰在花大價錢雇傭網絡水軍?是哪些平臺總是對突然涌入的不正常流量毫無察覺,甚至為了引流而悄悄躲在水軍背后增加助力?只有把躲在水軍產業鏈上每一個具體的人揪出來,才有可能實現從重處罰,才算是把產業鏈徹底切斷,才能讓水軍徹底斷流。網絡水軍總能對受害者做到精準打擊;打擊網絡水軍,也得有這股精準的勁頭。(辛音)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