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點!重拳整治“培訓貸”
【資料圖】
原標題:重拳整治“培訓貸”
畢業近一年,張浩宇不僅沒找到工作,還背上了貸款,每月還貸1200元,至今尚未還清。“一開始,這家企業邀請我去面試,面試完說我沒有工作經驗,要對我進行培訓。結果,不僅工作沒著落,我還被忽悠辦了培訓貸。”近日,張浩宇向記者講述了他遭遇“培訓貸”的經歷。(據5月29日《工人日報》)
近年來,“培訓貸”騙局時有發生,媒體也多有曝光。面對眾多求職心切的大學生,個別不良培訓類機構以報名參加培訓課程就提供兼職與就業機會、學費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諾,誘導學生在網絡貸款平臺進行借貸。但直到培訓結束,學生也未得到機構承諾的兼職或就業機會,而且面臨退費困難和高利貸風險。為此,相關職能部門要聯起手來,打造多部門協同執法的監管機制,對開展培訓貸的機構加大處罰和打擊力度,增強監管威懾力,重拳整治“培訓貸”。
在學生畢業前,高校除組織現場招聘外,還應該與人社、公安等部門組織“防騙進校園”等宣傳活動,加大對畢業大學生金融、就業、法律方面的知識培訓,提高畢業生對各種形式“培訓貸”陷阱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防范意識。求職的大學生在與培訓機構簽訂協議與合同時,應仔細閱讀核對相關內容,不要相信其口頭承諾。如不慎踏入“培訓貸”陷阱,應積極收集并留存有關證據,向培訓機構注冊地的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投訴。對疑似“培訓貸”詐騙的,也可向公安機關報案。教育、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要加大對各類培訓機構監管檢查力度,若發現誘導學生進行“培訓貸”等“套路”堅決予以查處。尤其是在接到投訴或報案后,要迅速調查核實,對那些涉嫌合同詐騙,以欺詐、脅迫等方式強制捆綁培訓貸款和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堅決依法給予嚴厲打擊。
總之,面對時不時發生的“培訓貸”事件,僅要求求職的大學生群體加強防騙意識是遠遠不夠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巡查、監管、打擊力度,全社會要擰成一股繩,遏制住誘導性“培訓貸”的泛濫,從源頭上斬斷“培訓貸”相關利益鏈條。(袁文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