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最資訊丨湯敏虎帶領建設者鏖戰300多個日夜,“五指大道”穿“鐵”而過聯通杭州亞運村

原標題:湯敏虎帶領建設者鏖戰300多個日夜,“五指大道”穿“鐵”而過聯通杭州亞運村——(引題)


(資料圖)

錢塘江畔筑大道(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陸應果 葉小本

奔競大道,是浙江杭州錢江世紀城亞運村內的主干道,為避開下穿鐵路項目的橋墩,道路在這里分成5股,越過鐵路后重新合龍。從空中俯瞰,像極了張開的五個手指,因此也被稱為“五指大道”。

上海上鐵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湯敏虎和他的團隊就是“五指大道”的建設者。他們用300余天助力奔競大道穿“鐵”而過,打通了第19屆亞運會會場通往亞運村的“主動脈”。如今,凝聚建設者智慧和汗水的“五指大道”正以嶄新面貌,靜待八方來客。

打響“‘五指’會戰”

杭州是滬昆、杭深等多條鐵路交會的“咽喉”。作為第19屆亞運會的重點工程,亞運會配套涉鐵工程有30余處,集中分布在3公里長的鐵路線上,其中,錢江世紀城奔競大道下穿鐵路項目體量最大、施工難度最高。

2020年6月5日,杭州亞運會涉鐵項目舉行集中開工儀式。“如何高質量建設杭州亞運會涉鐵工程?”當時34歲的上海上鐵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湯敏虎站在建設者的隊列里,心中壓力重重。

下穿鐵路通道工程,面臨空間狹窄、工程地下基坑深、交叉作業多、工期緊等施工難點。白天列車在線路上密集穿梭,參建人員分散在營業線或鄰近營業線上施工,現場交叉作業多,工程安全風險大、要求高。

“工期只有不到23個月,還要在不影響列車安全通行的條件下進行,這就像在螺螄殼里做道場,難度不言而喻。”2008年湯敏虎大學畢業后進入鐵路工作,先后參加過杭州蘇嘉路、諸暨03省道、蕭山南四路等鐵路下穿立交工程施工,杭州亞運涉鐵工程是他經歷的最艱苦的一場戰役。“‘五指’會戰”一觸即發。

施工現場放手一搏

“頂進箱涵與線路最大斜交角度超過50度,呈X型……”拿到奔競大道下穿鐵路項目施工圖后,湯敏虎對施工難度之大,感受更加直觀。

該項目西起杭州亞運村環路平交路口,東至杭甬高速抬升地面道路平交路口,雖然只有短短800余米,卻要連續穿越3條繁忙鐵路干線。

挖掘機、打樁機、吊機緊張地運轉,裝運混凝土的卡車在現場穿梭忙碌,機器轟鳴聲響徹奔競大道項目現場……擺在湯敏虎和工友們面前的是數不清的難題。“與其畏首畏尾,不如放手一搏。”湯敏虎身上的“虎勁”被激發了出來。

在施工現場,湯敏虎身著黃色防護服,胸掛對講機,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每當夜幕降臨,他總會開啟“暴走”模式,不停地在便梁、鋼枕間穿梭,他和工友們要利用寶貴的夜間“天窗”時間,加快施工進度。

克服粉砂土質、高水位等地質困難,創新工藝工法,采用多點作業、平行推進方式……湯敏虎和工友們在施工現場攻克了一座又一座技術堡壘。

建設者的獎賞

最令湯敏虎難忘的是撥道作業,這也是奔競大道涉鐵項目施工中的重頭戲。

既有滬昆復線的線間距只有4.05米,難以滿足24米規格鋼梁架設的空間需要,經過專家論證,需要通過撥道施工,將上行一側線路進行橫移,最大橫移距離達1655毫米。

湯敏虎先后兩次組織撥道作業施工。其間,杭州亞運村一側3公里長的鐵道線上,每晚都燈火通明。“上行來車,請下道”“下行來車,請下道”……現場的小喇叭里,安全提示聲此起彼伏,千余名建設者為圓夢亞運連續鏖戰,將藍圖一點點變為現實。

重大工程的華麗亮相背后,是建設者們在作業時對細節的完美把控。

更換600余根鋼枕、經歷50多個施工封鎖點,每一處施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安全卡控點位,湯敏虎都精心布局,用他的話說就是“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誤不起”。

終于,建設者們不負期望,在錢塘江畔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奔競大道順利通過項目總體驗收。3月初,項目部捧回業主方頒發的“2022年度安全優質文明達標工程”榮譽證書,這是對建設者們的認可和獎賞。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