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電動自行車安個“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給電動自行車安個“家”
我國是電動自行車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在低碳出行及智能出行的需求之下,電動自行車因其輕便快捷、綠色環保的特點,成為不少人出行的代步工具。但在現實生活中,一面是禁止電動自行車上樓的提示標語,一面是在樓道、門廳和車庫角落里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現象。因為存在致火隱患,電動自行車的停放及充電問題時常引發鄰里關系緊張、業主與物業矛盾。用的時候廣受歡迎,停放時卻飽受嫌棄,電動自行車好想有個“家”。
給電動自行車安個“家”,是轉變作風、便民為民的具體實踐?!靶∏锌凇崩镉写竺裆鉀Q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然而,許多老舊小區至今沒有電動自行車車棚;有的車棚充電設施少,難以滿足需求;有的車棚充電距離遠、收費高……能否把民生小事辦好辦實,贏得群眾滿意認可,是檢驗黨員干部轉變作風、為民服務的重要標尺。當下,陜西正在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能否為電動自行車安好“家”,也是檢驗活動成效的具體體現。希望有關部門、單位能夠充分走訪調研,實地摸排小區電動自行車數量,合理規劃車棚位置和面積,爭取讓每輛電動自行車都有“家”可歸。同時,要站在車主的角度上,考慮居民的生活便利。比如,車棚選址要在小區內離住戶近、容易出行、空間充裕的地方;推廣使用“智能”管理,讓車主通過智能手機完成車位查詢、充電、付費等功能,享受便利的停車充電服務。
給電動自行車安個“家”,是拉動消費、提振經濟的現實需求。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的市場規模在700億元至800億元之間,我國兩輪電動車的保有量已經達到了3.2億輛??梢灶A見,隨著就業形勢的好轉、就業人數的增加,電動自行車還將覆蓋更多的需求缺口。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對拉動消費、提振經濟具有積極意義。只有為電動自行車安好“家”,才能讓更多人沒有后顧之憂選擇騎電動車出行。
給電動自行車安個“家”,是防火防災、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有力保障。充電時間過長、蓄電池內部線路老化極易引發火災。給電動自行車安“家”,是堅持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具體體現。此外,要落實好消防責任,守好防火防災這條底線,嚴格按照消防安全要求布局充電設施,經常排查火災隱患,定時檢修養護,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董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