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微速訊:讓“沉睡”的科技成果煥發生機


(資料圖)

原標題:讓“沉睡”的科技成果煥發生機

過去5年我國發明專利產業化率整體呈穩步上升態勢,其中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48.1%,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9%,科研單位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13.3%。全國政協委員司徒國海調研發現,目前高校和院所的成果與企業的需求匹配度不高,存在大量“沉睡”專利,“有貨無市”。(據《中國青年報》3月13日報道)

一方面是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急需科技創新成果,一方面是高校院所有大量發明專利但轉化率很低,高校院所的發明專利與企業需求不能有效匹配結合,成了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如何讓更多創新性成果從高校院所的“書架”走上經濟社會發展的“貨架”,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從原始創新到成果轉化,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如果說原始創新是“從0到1”的突破,那么科技成果的轉化則是“從1到10”的突破。在某種程度上,很多科技成果要想實現“從1到10”的突破,其難度并不亞于“從0到1”的突破。當前,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已經成為我國亟待突破的卡點之一。

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讓“沉睡”的科技成果煥發生機,首先要滿足市場需求。一項科技成果,如果只是滿足于實驗室里的成功,卻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往往不過是屠龍之技,并不能對經濟社會發展有所助益。要想讓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良性循環,根本上還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用市場的力量打通堵點和難點。試想,如果一項科技成果能夠恰到好處地解決消費痛點、滿足市場需求,具有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誘人潛力,定會引來眾多企業踏破門檻求購。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要大膽引進科技成果,敢于承擔風險,勇于探索創新。石家莊金士頓軸承科技有限公司為了讓動壓空氣軸承從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孤注一擲押上了“老本”,最后在相關專項資金的幫助下,有效擺脫了困境,成功研發出了產品,成為世界上極少掌握這一核心技術的軸承生產企業,這一創新產品也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梢?,科技成果轉化常常并不是一條坦途,只有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企業,才能最終享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

良好的環境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可靠保障。這就需要有關方面加快制定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突破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還要積極建立國家級對接平臺,促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同時,也應大力培養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場的高端人才,確??蒲腥藛T與企業之間能夠實現有效溝通。有了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環境,科研人員有甜頭、企業轉化有效益,就能更好激發方方面面的創新活力,創造出一項項科技成果。(賈東亮)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