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網絡問診,還須監管“對癥下藥”
2023-01-03 09:45:51|
來源:人民法院報 作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規范網絡問診,還須監管“對癥下藥”
近期,患者對醫療機構采用線上問診方式提供醫療服務的需求激增。線上診療方便、快捷,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減少排隊候診的時間和精力?,也能有效分流患者數量,減輕線下醫療機構的壓力,是未來醫療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新事物成長過程中,問題會逐漸顯現,網絡問診也毫不例外,正在遭遇?“成長的煩惱”,患者認為醫生回復不及時、診療未達到預期等投訴不斷。盡管一些投訴者事后能夠得到退款,但這也引發群眾產生了“網絡問診還有何意義”的質疑。
必須承認,網絡問診在遠程會診、避免盲目就診以及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確實能起到積極作用。但網絡問診想要良性發展,患者、醫生與平臺方都應該明確自身定位。患者要明白,網絡問診并不能完全代替現實中的線下就診,醫生也應該加強對網絡問診的重視,及時給病人提供有價值的回復。對于一些有爭議的問診過程,網絡問診平臺應該公道調解評判,可以組建同行評議團隊,維護醫患正當權益。
更為重要的是,規范網絡問診,還須監管部門“對癥下藥”。要盡快細化規范措施,集合衛生、公安、網信等部門力量,對網絡問診加強有效監管;司法行政部門要依法對網上違法行醫行為進行監管和處罰,壓縮未經審批登記的互聯網診療平臺生存空間;此外,還應進一步發揮群眾監督力量,開放互聯網醫療機構資質查詢系統,公布便捷有效的投訴建議渠道,讓患者通過網絡問診更加安心。(汪昌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