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點!一線工人技術過硬升任“領導”,引來徒弟600多人
【資料圖】
原標題:中建鋼構廣東公司依靠優秀產業工人隊伍實現高質量發展(引題)
一線工人技術過硬升任“領導”,引來徒弟600多人(主題)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葉小鐘 實習生謝遲 通訊員姜超然)前不久,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將焊接技術過硬的一線工人白新濤升任為焊培中心主任。這成為該公司依靠優秀產業工人隊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激起千層浪,600多名一線工人主動跟白新濤學習焊接技術。
白新濤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2000年進入公司成為焊接工人,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學習。幾年下來,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焊接本領,先后參加了迪拜雙子塔樓、深圳地王大廈、香港環球金融中心、澳門游泳館等一批標志性建筑的焊接工作,逐漸成長為焊接班長、焊接工段副段長、焊接工段段長。
近年來,該公司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完善了產業工人考核及分配機制,通過班組承包、勞動競賽等措施,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兩年來產業工人平均薪資增長約13%。公司連續6年承辦廣東省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完善培育機制,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素質,健全職業發展通道,創新出臺《技師評定管理辦法》《產業工人轉崗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技能+管理”職業雙通道。白新濤因此受益,升任為焊培中心主任。
“技術工人有奔頭!”公司此舉吸引了600多名一線工人向白新濤拜師學技術。公司成立以白新濤名字命名的焊培工作室,開展傳幫帶、技術創新等工作。
“我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從他是班長時,我就一直跟著他。他在生活中關心我們,在工作中則嚴格要求,手把手教我們。”該廠二車間焊接班班長、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原汝超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擁有全國首條建筑鋼結構智能制造生產線,白新濤積極參與相關技術研發,并牽頭負責完善機器人橫焊數據庫,通過對設備參數和工藝實操的總結,確定基本焊接規律。其團隊和智能制造研發中心共同探索,在該公司傳統工藝向智能制造的轉變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