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比房子更珍貴的是善意
2022-11-02 15:34:26|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比房子更珍貴的是善意
在上海打工的鄭華八年如一日照顧李平老人,其間成為老人的意定監護人。老人去世之前,通過法律途徑將自己在靜安區的一套房產留給了鄭華。一個非親非故的陌生人,因為照料獨居老人獲得房產,網友紛紛感嘆好人有好報,認為比房子更珍貴的是善意。
據報道,2012年,鄭華在一家飯館偶然之間攙扶了老人李平。此后不久,鄭華發生意外住院,李平不嫌路遠來回擠公交為他送飯;感動之余,鄭華決定一定要報答老人,從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相互攙扶。鄭華不僅幫助解決老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還關照老人的精神世界;老人同樣盡顯長輩的關愛。兩人之間彼此關照,互相傳遞人間的溫暖。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兩人在公證處簽署了兩份文件,一份是意定監護協議,一份是遺產公證協議。這意味著二人之間達成了親人般的監護關系,讓善意的流動不僅有情并且合法。2021年,“上海老人將300萬元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也曾引發輿論關注。老人的家人申訴其缺乏民事行為能力,向水果攤主索要監護權,引發了關于辦理意定監護協議的爭論。可見要對獨居老人、失能老人提供長久幫助,不僅需要更多的善意,也需要法律更多的加持。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空巢老人、獨居老人數量在不斷增長。因此,意定監護制度對于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有著重要意義,不少意定監護人與老年人甚至建立“超越血緣和金錢的情誼”。在沒有血緣關系的情況下,能夠“用愛發電”已屬不易,這份助老善意,理應有更健全的法律保障。(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