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拼圖制證” 黃牛“買分賣分”
上海破獲最大“買分賣分”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77人(副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民晚報訊(記者 潘高峰)上海破獲近年來最大一起“買分賣分”案件,77人因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查繳非法所得200余萬元人民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據此發起全國集群戰役,900余名全國各地“買分賣分”人員被依法處以罰款、記分、暫扣機動車駕駛證等處罰。
持假證“賣分”被抓
去年10月,寶山顧村派出所民警發現前來交通違法“窗口”處理違法行為的駕駛員李某提供的行駛證涉嫌偽造。經調查,原來李某是個“賣分”人員,受“黃牛”王某安排來代他人扣分,但王某提供的“買分人”的行駛證,卻是偽造的。根據《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李某被處罰款人民幣5000元、暫扣駕駛證3個月,并沒收全部違法所得。
警方對“黃牛”王某展開調查。發現王某活躍在多個“交通違法處理”微信群中,主要扮演“買分賣分”中介的角色。“買分人”以為王某神通廣大,卻不知他只是通過一家“好牛車務”網絡平臺中的制圖功能,偽造“買分人”的車輛行駛證。王某因涉嫌偽造、買賣國家機關印章罪,被寶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調查中,警方發現,“好牛車務”網絡平臺與之前查獲的多宗偽造機動車行駛證案件均有關聯。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會同寶山分局成立專案組,重點圍繞這個網絡平臺展開偵查,一個涉及全國多地、以制辦假證為手段、通過“黃牛”中介實施跨省“代扣分”的犯罪團伙組織架構逐漸清晰。
2023年3月,上海警方組織400余名警力,分20個組,分赴全國5省16市開展統一抓捕行動,全鏈條搗毀了這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77人,當場查獲偽造的車輛行駛證800余份,以及電腦、手機、賬簿等大量作案工具。
“平臺”偽造行駛證
據調查,2021年6月起,犯罪嫌疑人余某等人研發“好牛車務”平臺,為全國各地“黃牛”提供“客源信息介紹”和“拼圖制證”等充值服務。“黃牛”消耗相應充值積分后,可將原始行駛證信息拍攝上傳后“拼”入平臺預設的圖片底板,生成一張偽造的電子版行駛證,再自行打印裁剪后使用。有了這個“神器”,“黃牛”的跨省市“生意”更好做,省去了郵寄證件等費時費力環節,令潛在“賣分人”范圍不再拘泥于本地,而是擴展到全國,無形中也提高了公安機關的打擊難度。
最終,犯罪嫌疑人余某等77人因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在此基礎上,上海警方提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動全國交管條線集群戰役,聯合全國22個省市對855條違法線索開展調查,共查獲900余名“買分賣分”人員,均被依法處以罰款、記分、暫扣機動車駕駛證等處罰。
警方提醒駕駛人
記分制度是提升機動車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認識到“由他人替代記分”“替代他人記分”均是行政違法行為,請通過正規流程處理交通違法,切勿請親朋好友頂替處理,更不可通過代記分牟取經濟利益。
此外,機動車駕駛人還可以通過“12123”App報名參加“學法減分”,在通過相應的學習和考試后實現記分的減免,每個記分周期內最多可減6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