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菜場畫家"教游客描繪"最美揚州"
(資料圖片)
“五一”假期,揚州老城區一處“游客歇腳點”成了“網紅打卡點”,每天前來的游客絡繹不絕,并異口同聲地給出好評:“這里服務周到,有的吃、有的玩,為我們帶來了別樣的旅行體驗。”
游客口中的這處“歇腳點”位于廣陵區汶河街道石塔社區大院。原來,考慮到“五一”假期前來揚州旅游的游客較多,為了讓大家乘興而來、滿意而歸,作為景點集聚區域,石塔社區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將社區大院打造成“游客歇腳點”,全天候對外開放,在原有便民服務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五項“貼心服務”,分別是美食品鑒、露天電影、義務導游、愛心寄存和“菜場畫家”教畫畫。面對揚州的待客之道,游客們贊不絕口。
昨天上午,在志愿者的引導下,“歇腳點”迎來八方來客。揚州炒飯、小龍蝦、西瓜、牛蛙、特色糕點……一家家共建餐飲單位支起攤位,一字排開,紛紛拿出自家的特色美食招待游客,供大家免費品鑒。“早就聽聞揚州是世界美食之都,這次來玩,我就是沖著美食來的。”來自淮安的大學生董穎一邊剝著小龍蝦,一邊告訴記者,利用“五一”假期,她和同學相約揚州,逛了瘦西湖、吃了揚州早茶,“這次特殊的旅行,我們返程后要與其他同學分享,讓更多人知道揚州、了解揚州,這里景美人更美。”
“大家吃完,可以去汶河小學門前,趙老師教大家描繪‘最美揚州’。”跟隨志愿者的腳步,不少游客開啟了“詩與遠方”的新體驗。
趙老師全名叫趙衛紅,是石塔農貿市場的一名攤販,因為在菜市場里畫油畫的一張照片,被發到了網絡上,她成了揚州市民口中的“菜場畫家”。去年10月16日,趙衛紅受邀走進中央電視臺《向幸福出發》欄目,向全國觀眾講述她在菜場開啟畫意人生的事跡。
“這棵銀杏樹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今天我們就畫它。”在趙衛紅的帶領下,游客們人手一個畫板、一支畫筆,面朝銀杏樹,開始埋頭作畫。而趙衛紅走在大家身邊,或糾正握筆姿勢,或指導色彩搭配。當一幅幅畫作呈現在游客面前,大家歡呼雀躍。來自常州的游客呂魏笑激動地說,趙老師不僅繪畫技藝精湛,追求夢想的精神也值得大家學習,“這次來揚州,不虛此行!”
石塔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積極響應文明旅游的倡議,升級社區服務項目,以“游客歇腳點”為載體,更精準、更全面地為游客提供服務。這名負責人說,從細節入手,提升服務質量,提升旅游體驗,將揚州宣傳出去、推介出去,吸引更多游客來揚旅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