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世界資訊:黔西南州:“萬警進萬家”刷新“平安指數”

黔西南州:“萬警進萬家”刷新“平安指數”

中新網貴州新聞2月28日電 (殷選擇 張偉)2023年以來,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在“萬警進萬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專項行動中夯實“預防警務”,排查處置風險隱患15.1萬余起、矛盾糾紛6.52萬余起,處置成功率分別達99.85%、99.83%,通過“排查得早、管控得住、化解得了、處置得好”,實現有效警情同比下降6.50%,最大程度上排憂解難保平安、暖民心、促和諧。

突出示范引領 讓包保責任落到實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6日,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州公安局局長李淞帶隊走訪興義市民孫某某一家。孫某某與妻子是重組家庭,由于與前夫和娘家那邊的矛盾糾紛,妻子心情不好,此前爆發家庭沖突,家屬報警處置。

李淞了解到,孫某學的妻子在娘家修建了一棟房子,因房產問題與父母、刑滿釋放的兄長及前夫有矛盾糾紛,于是現場開展平安法治宣教,提醒當事人增強法治和安全防范意識,遇到問題務必理性應對。

“要將婚戀家庭糾紛作為‘萬警進萬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專項行動的重要任務,認真查清‘本源矛盾糾紛’與‘關聯矛盾糾紛’,閉環式、全鏈條排查化解潛在風險隱患。”李淞表示,專項行動需集中凸顯“預防警務”“民生警務”和“服務警務”功能。

“一把手”帶頭,正是黔西南州公安局黨委對本級班子成員、機關部門和各縣(市、新區)公安機關的統一要求——認清工作目標,實地聯系走訪,警力輪流下沉,明確工作重點。

在專項行動中,黔西南州公安局制定了分級包保聯系職責分工和責任表,明確“四個目標任務”“六個重點”和“十一個必進”,細化了排查、管控、化解、處置措施,實行州、縣、鄉三級“捆綁作業”。

2月13日,黔西南州公安局情指中心向興仁、晴隆兩地縣鄉兩級公安機關發出預警提示單,主要涉及黃某某與付某某、王某與楊某兩起家庭婚戀糾紛警情,提出研判分析與處置指導意見……

進百家門,問百家事,知百家情,辦百家事。黔西南公安牢牢堅持“案結、事了、人和”理念,高位謀劃,層層壓實責任,將“日調度、周通報、月考評”常態化機制落到實處,向數據要實效。

1月20日至2月27日,黔西南公安共投入警力56995人次,走訪群眾67.5萬余戶94.3萬余人,走訪“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務群成員39.4萬余人,推進安裝“數智鄉村·平安守望”公共視頻23.47萬戶,排查化解風險隱患15.1萬余起、處置率達99.85%,排查矛盾糾紛6.52萬余起、處置率達99.83%,黔西南全州公共安全形勢呈現良好態勢。

創新機制運行 讓屬地履職百花齊放

“現在好了,大家握手言和……”剛調解完鄰里糾紛,貞豐縣公安局小屯派出所民警喻永權就掏出手機,將剛才走訪排查化解事項逐一錄入到“智警寶”APP“萬警進萬家”小程序。

喻永權登錄小程序后,對應“走訪對象基本信息”“是否存在矛盾糾紛”“風險隱患”等13項內容認真填錄系統,部門負責人審核通過后,系統將自動歸檔儲存,有利于后臺數據的高質效運用。

“匯總數據可精準掌握全州民警走訪戶數、糾紛排查、風險化解等情況,走訪動態實時掌控,杜絕虛假走訪。”州公安局專項行動辦負責人介紹,據此對反饋慢、成效低、解決問題不到位的督辦落實更加精準,從而更加有效地推動矛盾糾紛的閉環處置。

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創效能力,黔西南各地不乏行之有效的舉措——

興義公安啟動“公安+”多部門“預防警務”,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及1366個“微警務群”17萬余名群成員,落實隱患共查、信息共享、亂點共治、平安共建,矛盾糾紛隱患處置率達97.06%。

義龍公安突出“嚴”字抓實“四級包保”,突出“全”字抓實五級力量“捆綁作業”,突出“準”字抓實“1136”多元化解,“三字工作法”靶向治理,實現矛盾糾紛隱患處置率達92%。

普安公安做實干部下沉親身進、線上排查微信進、遠程連線探頭進、疑難問題反復進、部門攜手聯合進、不落一人全員進、合成作戰邀請進、精準走訪重點進“九進”機制,實現矛盾糾紛隱患處置率達99.98%。

黔西南公安不斷創新實踐和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面壓實風險隱患管控責任,為“降警情、控發案、保平安、護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強化品牌打造 讓特色調解亮點紛呈

品牌,是一種形態,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口碑,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在“萬警進萬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專項行動中,黔西南公安尤其注意“品牌打造”和充分發揮“品牌的力量”。

2月1日,黔西南州公安局組織80名民警,與義龍新區公安分局聯合組建了“百人戰隊”,重點支援派出所。來自興仁市公安局的劉守長,就參與化解了龍廣鎮賴山村吳某與鄰居黃某的土地糾紛。

“多謝你們幫忙,這個煩擾我家近十年的問題終于徹底解決了。”吳某拉著劉守長的手,不住地致謝。在此之前,劉守長一行遇到了在田埂里吵架的吳某和黃某,雙方火藥味甚濃。

“十年前修豬圈占我的地,現在又要修田埂毀我莊稼,你們說有沒有道理?”吳某向劉守長一行訴說。走訪民警好言相勸4個小時后,雙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場簽訂了調解協議書。

目前,“百人戰隊”已走訪群眾2798戶5983人,排查化解矛盾糾紛65起,排查風險隱患45起,還收到了當地群眾送上門來的一面印著“萬警進萬家,警心暖民心”的錦旗。

而在貞豐縣北盤江鎮,當地公安組建了一支以會說布依語的民警、輔警、警務助理、村民小組長和網格員、布依族和漢族群眾代表為主體力量的“布依聯調隊”,總能嘮到只會講布依語的群眾心坎上。

在普安縣青山鎮,“調解標兵”楊天江帶領5名專職調解員建立“老楊調解室”,做實村級調解、警情調解、巡回調解和多元調解,春節以來共調解矛盾糾紛46起,調解成功率達97.8%。

一張張風險隱患排查化解的亮麗名片正日益發揮出“品牌效應”,也逐漸成長為“矛盾不上交”的上好樣本。

拓展服務功能 讓平安守護溫暖民心

“非常感謝民警及時阻止我上當受騙,他們還現場宣傳反詐知識,讓我對電信網絡詐騙有了更多的認識,今后肯定不會受騙。”2月7日,冊亨縣公安局巖架派出所民警在洛達村走訪時,讓村民小羅免遭詐騙。

春節期間,小羅通過一款APP“成功”貸款3萬元。但是,貸款資金并未到達小羅的賬戶。“客服”聲稱小羅的訂單處于異常凍結的狀態,需要充值1.5萬元解凍才能提現。

心存疑慮的小羅首先通過“洛達村微警務群”向社區民警咨詢,又恰遇民警到村走訪,當面求證后免了一場上當受騙……

在“萬警進萬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專項行動中,守護平安是“預防警務”的關鍵,歸根結底是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心。

黔西南公安以排查化解風險隱患為契機,不斷延伸警務服務觸角,給人民群眾帶去了摸得著、看得見的安心與溫暖。

“非常感謝民警同志及時施救送醫,我再也不會做輕生這樣的傻事!”得到及時救治的楊某對民警感激萬分。此前,他與家人爭吵后獨自上山喝了農藥。幸好民警及時組織干部群眾搜救。

“太感謝你們了,如果沒有你們,我不知道我叔的手掌會怎樣!”受傷群眾冉某的親屬說。冉某被割草機傷到手掌,傷勢嚴重。走訪民警楊勝明立即護送就醫,助他順利完成了手術。

“感謝你們幫忙走訪核實,為我們找回失散30多年的親人。”來自廣東的王桃明女士和母親潘某,在望謨縣公安局打易派出所團圓,送了民警一面“攜母千里尋家親·民警漏夜暖助力”的錦旗……

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總有人民警察在默默地守護相隨。這些平凡的歲月靜好里,滿滿都是警民魚水深情。

標簽: 州公安局 化解矛盾 人民群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