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資訊:“報案不到24小時就收到賠款”
(資料圖)
“報案不到24小時就收到賠款”(主題)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艷)“報案不到24小時就收到賠款?!狈鹕绞卸U城區南莊鎮醒群村水產養殖戶羅冠杭收到廣東人保財險的賠付后,放下了心頭大石。這是佛山禪城區首筆廣東省地方財政補貼型淡水水產養殖保險賠款。
自6月13日起,廣東遭遇新一輪“龍舟水”的侵襲,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受損,廣東保險業迅速撐起“防護傘”。據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數據統計,截至6月16日17時,廣東財產保險機構累計接到“龍舟水”相關報案3799宗,報損金額1.92億元,其中,農險報損金額最高,約1.04億元,企財險報損2340萬元,車險報損2116.67萬元,工程險報損1193.8萬元。目前,各項定損、理賠工作正在加緊推進中,為災后重建、復工復產提供資金保障。
在梅州,五華縣富興種養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場因暴雨引發滑坡而坍塌,大量生豬死亡。中華財險接到報案后,迅速啟動查勘、核定損失,開通快速理賠綠色通道,支付災害預付賠款50.09萬元,幫助養殖戶災后應急及復工復產。
在佛山,中國太保產險佛山分公司一行人冒雨奔赴位于北滘鎮的廣東菊花灣農業園,向首批11戶因惡劣天氣受災的農戶賠付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超70萬元。初步確定當地受損農戶200余人,估計損失金額達350萬元。
在河源,河源市財政局于6月14日收到來自巨災保險共保體的2450.5萬元理賠支票,巨災保險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倍增疊加效應,為搶險救災、恢復重建提供了及時的資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廣東,巨災保險已覆蓋19個地市。自5月中旬廣東進入汛期,多地觸發巨災指數保險,至今已有珠海、茂名、梅州、汕尾等16個地市觸發巨災保險閾值,賠付金額超過1億元。
以防損、救災、搶險為天職,在本輪“龍舟水”來臨前,廣東財產保險機構通過發送預警短信、微信公眾號等形式推送預警信息,提醒指導做好災前防范工作,以廣東人保財險為例,其截至5月底,共完成汛期排查4015筆,已篩選出高風險企業167家,并對篩查出來的高風險企業實行檔案跟蹤管理。
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為了應對本輪暴雨,廣東財產機構共向受災現場派出人員2029人次,派出查勘救援車輛2374輛次,提供拖車救援服務1603次,無人機查勘36架次。不僅如此,保險科技也在此次應急指揮、防災救災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手段進行受災查勘、施救和定損,以科技提升理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