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報陸續披露 揭秘私募、社保、QFII持股圖譜
隨著上市公司的中報進入密集披露期,社保、QFII和私募等眾多機構的持股浮出水面,其中包括前知名基金經理董承非的愛股。本文試圖通過一些數據,為投資者下半年的選股提供一些參考。
(資料圖片)
高毅、重陽愛股曝光
截至8月17日,有60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3年中報。《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前知名基金經理董承非加盟的上海睿郡資產,在二季度也有新動作。根據目前披露的中報來看,元力股份在二季度被睿郡有孚1號新進了324.06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8943%。
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截至7月底,今年以來睿郡資產、高毅資產、重陽投資等均取得正收益,在107家“百億私募”收益榜中分別排名第22名、42名和44名。中報同樣揭秘了上述知名私募的動向。截至8月17日,高毅曉峰2號的身影在華鋒化學和華測導航中出現,二季度末分別持倉3440萬股和676.5萬股;重陽三期則繼續持有利柏特115.12萬股,但清倉了貝斯特。
社保基金新進15股
作為市場的定海神針,國家隊社保基金的身影在震蕩市場中似乎更引人關注。Wind資訊顯示,從目前披露的中報看,社保基金出現在75只個股的持倉名單中,15只個股為二季度新進,其中對華測導航的新進市值最多,社保基金413組合新進了663.38萬股,截至8月17日的市值為21540萬元。另外,杰瑞股份、沃爾核材、光庭信息等個股也被較多買入,市值均超過15000萬元。
從總體持倉市值來看,社保對中科創達、中國移動、華測檢測等個股較為青睞,持倉市值靠前,其中,中科創達被社保110組合和406組合分別持有1002萬股和677萬股,合計持有市值161906萬元,從而成為目前社保持有市值最高的個股,但有被減持的情況。
16股同時被兩類機構買入
QFII一向被認為是長線投資者,選股注重估值、基本面。截至8月17日,已披露的中報顯示,包括各國中央銀行、養老金計劃、政府投資局在內的25家QFII基金,在二季度末共持有100只A股,其中,48只個股為新進。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下調A股部分銀行評級的高盛,今年二季度已經新進了包括果麥文化、康辰藥業、創業黑馬在內的15只個股。其他國際投行如摩根士丹利二季度末也新進了康辰藥業以及惠城環保、甬金股份等;花旗環球金融則新買入東威科技1177.6萬股。
記者觀察發現,有16只個股同時被私募、社保和QFII中的兩類機構相中,紛紛在二季度持有。比如,沃爾核材被5家私募和1家社保基金持有,三超新材被1家私募和3家OFII持有,且全部為二季度新進。(見表)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