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財商教育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移動支付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財商教育
“錢不是在手機里嗎?掃一掃就有。”移動支付的普及,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沖淡了人們的金錢意識。這種沖擊對成年人尚且不論,對從小到大就很少接觸現金的孩子來說,有些孩子不僅不知道錢從哪里來,不知道收銀機、取款機長什么樣,也不懂什么是“找錢”,對“打折”“湊整”等也沒有概念。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很多家長的困惑,引發了關于財商教育的公共討論。
一直以來,不管是在校內還是在家里,面向孩子的財商教育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由財商教育不足導致的各類非理性消費行為時有發生。如今,移動支付時代帶來了“無痛感”的消費體驗,“買買買”更為便捷,也給財商教育的開展帶來了新的難題。
與現金消費時代相比,移動支付對孩子的金錢觀、消費觀、勞動觀等的影響更為深刻。在網絡上,一些孩子利用移動支付手段瘋狂購買游戲裝備、打賞主播等,就源于他們淡薄的金錢觀。由于對勞動掙錢缺乏認知,在一些孩子的觀念中以為錢不過是手機里的數字,消費時不在意價格,直接“閉眼入”,缺乏基本的節制。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可能導致孩子難以理解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價值的道理,“反正錢在手機里,掃一掃就有”。
金錢觀是人生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財商教育不可或缺。其內容不僅局限于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金錢,了解相關常識,更要重點培養孩子創造、管理財富以及使用金錢的能力。金錢的管理貫穿人的一生,而培養孩子的金錢管理能力則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面對移動支付時代的財商教育新挑戰,包括家長、學校在內的全社會都需要做好應對的準備。支付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金錢的本質沒有變化。對于學校來說,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科學融入財商教育知識、在校園活動中創設場景等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于家長來說,應當明確意識到,移動支付背景下更加需要加強對孩子金錢觀、消費觀、勞動觀的引導。可以通過家務獎勵,參與勤工助學活動、跳蚤市場,參觀工作場所等方式,引導孩子認識到金錢獲得的不易,認識到金錢是通過辛苦勞動換來的,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線下、現金交易的場景中,獲得對金錢、價格的具象化感知。還可以在家庭采購、日常出行中等生活實踐中,帶領孩子制定購物計劃、比較價格,幫助孩子養成理性、有計劃的消費習慣。
正確金錢觀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踏著孩子的成長節奏,遵循孩子的認知成長規律,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感受金錢的獲取、規劃、使用、儲蓄等過程,便不愁做不好財商教育。(李一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