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第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 部分消費電子客戶恢復下單需求
(資料圖片)
8月11日,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在線上召開了公司第二季度業績說明會。“和上季度5月份的交流相比,我們對市場的看法沒有太大的變化。經濟社會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低于預期,集成電路產品的庫存依然高起,市場信心不足,芯片公司壓縮開銷。”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會上說道。
盡管相關需求在目前大環境下未見明顯反彈,但中芯國際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得益于當季晶圓銷售量增加,公司在2023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5.6億美元,環比增長6.7%,同比下降18.0%;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4.03億美元,環比增超七成,同比下降21.7%。
中芯國際一如既往地表達了對行業中長期發展的信心。據趙海軍介紹,公司已經注意到部分消費電子訂單逐步恢復。目前,中芯國際也正在為下一輪的增長周期做準備。
多指標出現改善
部分客戶恢復下單需求
由于下游手機、PC等消費電子消費持續低迷,全球范圍內多家晶圓代工廠業績不振已在外界預期之內。而從中芯國際最新披露的第二季度財報來看,多個業績指標環比出現好轉。
在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陷入低谷后,中芯國際銷售收入在第二季度實現環比增長6.7%。從主營收入構成來看,以產品應用分類,公司智能手機業務在該季度實現收入占比為26.8%,環比及同比均有所上升;消費電子業務占比為26.5%,環比基本持平,同比略有下降。
“從公司訂單情況可見,部分應用于國內手機終端、消費電子的芯片庫存開始下降,客戶逐步恢復下單的需求,例如圖像傳感、圖像信號處理、高壓驅動、微控制、工業控制和特殊存儲芯片等。”趙海軍表示,在此驅動力的影響下,公司第二季度產能利用率環比提升了10個百分點至78%。
此外,公司其他業務營收占比達34.8%,環比也上升1.6個百分點。
在該季度,中國市場收入在中芯國際總收入占比為79.6%,同比增加4.1個百分點;美國市場和歐亞市場則同比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趙海軍解釋稱,這與國內外景氣周期出現一定的時間差,去庫存節奏不一致相關。
按產品尺寸分類,2023年第二季度8英寸晶圓和12英寸晶圓業務占比分別為25.3%、74.7%。中芯國際管理層在評價公司第二季度業績時特別提及,該季度12英寸產能需求相對飽滿,8英寸客戶需求疲弱,產能利用率低于12英寸,但仍好于業界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二季度末,中芯國際月產能由上季度末的73.2萬片提升至75.4萬片。中芯國際仍在穩步擴大資本開支——公司在第二季度的資本開支為17.32億美元,上一季度為12.59億美元。
量增價跌將持續
下半年收入預計優于上半年
趙海軍表示,從整個市場來看,手機和消費電子領域仍處于創新瓶頸期,沒有新的亮點,需求不增反降,換機周期變長,個人電腦、工業新能源汽車等細分行業供需逐漸趨于平衡,行業下行已經觸底,但依然面臨包括去庫存速度低于預期,需求增長缺乏動能在內的諸多挑戰。
針對上述問題,中芯國際在上半年采取了平均銷售單價因價格調整和產品組合變化,從而促進出貨量增加。
趙海軍稱,量增價跌情況將有所持續,中芯國際預計第三季度收入將環比增長3%至5%,毛利率介于18%至20%。
中芯國際作出該判斷的主要依據源于中國主要芯片設計公司的產品庫存逐步下降,尤其是部分新產品在逐步建立庫存,開始為下半年和明年的終端產品出貨做準備。而中芯國際出貨量在第三季度預計將繼續上升,同時折舊也將持續增加,通過在萎縮的市場里面增大份額的努力,公司下半年的銷售收入預計好于上半年。
云岫資本合伙人兼首席技術官趙占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消費電子一般都是下半年放量,各種手機等都是下半年新品發布開始銷售。”這將對下游消費應用領域到至關重要的提振作用。另有半導體領域投資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目前很多晶圓封裝廠的產能利用率在緩慢提升,到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后,整體的收入和利潤率端會有所體現。
趙海軍認為,雖然因為產業鏈的格局變化,資源重新整合分配,可以預見未來的競爭會更激烈,但我們對這個行業抱有長遠的信心。我們追求的是長期的發展,給予我們的大平臺大技術在國內領域的全面性、領先性和規模效應。我們將繼續做好技術研發平臺開發工作,把新產品的快速驗證出來,把配套產能最快速度安排好,為下一輪的增長周期做好準備。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