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透明競爭、公平比賽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信息



【資料圖】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9日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發表視頻講話表示,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從大到強的歷史性考驗,應齊心協力,依法合規,公平透明地展開競爭,把中國幾代汽車人的智慧和心血發揚傳承。在新發展階段,更要以創新為驅動,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高水平競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行業進入窗口期車企更需守正創新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70年,取得了重大發展成就。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張新名片。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車達454萬輛,同比增長38%,其中,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占比達60%。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前三年完成30%的目標,具備一定產業先發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汽車行業既存在巨大商機,也面臨巨大挑戰。全行業進入了產業鏈調整、生態圈重構的窗口期,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已經開始。

李書福說,在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吉利汽車集團審時度勢,守正創新,科學謀劃,布局構建了一整套嚴密的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體系。包括電池安全、抗高壓輻射等方面體系能力建設,為電動汽車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環保,建立了一整套技術、工藝、生產及服務能力,讓用戶沒有擔心,用得放心。吉利堅持打基礎、練內功,一步一腳印謀發展,不搞大躍進,不搞短平快。

安全是電動汽車第一訴求

“安全是電動汽車必須要做到的基本品質,安全關系到人的生命,也關系到社會公共利益,必須要把汽車的安全科技投入排在第一位。”李書福說。

他表示,對汽車企業而言,雖然做不到百分百的安全,但對汽車安全的重要性認知必須排在首位。汽車造型確實很重要,各種琳瑯滿目的配置都要以安全技術為前提,當這一切需求與安全相矛盾時,必須讓渡于安全需求。電動化技術的安全,智能化技術的安全,一個都不能少。不能因為追求電動化而失去安全,更不能因為追求智能化而失去安全,智能電動汽車必須以安全為前提。

“我們的第一訴求就是安全,而且必須遙遙領先。”李書福說。

遙遙領先源于吉利更高更嚴苛的標準。就在5月末,吉利銀河專屬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在中國汽研·汽車安全技術中心完成了整車級安全測試,在四項試驗中,神盾電池均以超行業標準的測試標準通過。

主動承擔環境安全責任打好企業道德戰

在李書福看來,安全不止于產品本身,需要全方位的體系建設,缺一不可。

“安全不是簡單的配置疊加,安全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取向,需要安全基因,需要全員安全文化的熏陶及安全理念的貫徹,更需要企業安全體系能力的形成。”李書福說。

李書福直言,汽車是現代文明的產物,環境安全更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安全,汽車企業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應該有所作為,必須主動承擔環境責任,不能回避,更不能走捷徑、抄近路,任何有損于安全和破壞環境的“小聰明”行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吉利汽車集團在工程研發、材料選擇、循環利用、排放控制等方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嚴以律己,主動作為,不簡單地打價格戰。我們選擇保持價格優勢,在嚴格的成本控制前提下,打價值戰、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尤其是企業的道德戰。”

齊心協力、透明競爭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新階段,在產業從大到強的歷史節點,一個良性競爭生態必不可少。

李書福認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是世界一流企業的主要特征,中國汽車行業更應該要體現出這些基本特征,為用戶創造價值,為社會進步樹立榜樣。

李書福呼吁,中國所有汽車公司都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相互尊重、相互監督,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在陽光下透明競爭,在法律框架內公平比賽,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為中國汽車工業贏得全球同行的尊重而不懈努力。

行業權威專家表示,中國汽車工業無疑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企業和產業發展壯大后,更需重視上下游企業之間、同類企業之間的產業合作。遵循良好的競爭之道,避免惡性競爭。

在白熱化的競爭中依然要堅守底線。李書福認為,中國汽車工業正在面臨從大到強的歷史性考驗,企業應該齊心協力,依法合規,公平透明地展開競爭,把中國幾代汽車人的智慧和心血發揚、傳承下去。

攜手做強是吉利的選擇。不久前,吉利控股集團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動力、海外拓展、出行等產業生態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推動中國品牌向上。可以說,在中國汽車產業轉型跨越的關鍵階段,兩家優秀企業開放合作,催生行業協同效應,并在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行業高強度競爭下,開啟了企業高水平競合的新局面。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