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速看:光大證券:硅料價格下降盈利有望分化 關注盈利拐點的細分環節龍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大證券研報表示,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已跌破100元/千克。頭部企業持續加碼一體化產能擴張,同時積極布局海外產能建設。硅料價格下降過程中盈利有望迎來分化,持續關注各環節利潤留存情況,在2023年需求景氣度維持和行業競爭格局加劇背景下重點關注具備成本、渠道、資源等優勢的龍頭企業。
全文如下
【電新】產業鏈價格下跌有望刺激需求加速釋放,關注盈利拐點的細分環節龍頭
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已跌破 100 元/千克
根據 InfoLink 數據,2023 年 6 月 7 日多晶硅致密料均價較上周同比下跌 15.3% 至 100 元/千克(SMM 數據為 96.5 元/千克),同比跌幅創 2023 年新高,已連續一個月每周價格下跌超過 10 元/千克,自 2021 年 2 月起價格首次回到 100 元 /千克以內;下游的硅片、電池片、組件各環節產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但跌幅均小于硅料環節。本輪硅料價格加速下跌的核心原因是產能供給的快速釋放,這和歷史上由于需求階段性快速收縮引起的價格下跌有著本質不同,我們認為本輪產業鏈價格的下跌有望帶來需求的加速釋放,2023 年 1-4 月國內外光伏需求均保持高速增長(1-4 月國內光伏裝機規模同比+186%至 48GW,1-4 月組件出口同比+41%至 69GW)。
頭部企業持續加碼一體化產能擴張,同時積極布局海外產能建設
在碳中和大背景以及光伏度電成本持續下降的刺激下全球各國均加速推進光伏裝機建設,產業鏈各環節對未來光伏裝機規模的持續增長持樂觀態度,在此背景下頭部企業如晶澳科技(30GW 拉晶+10GW 硅片+10GW 組件)、通威股份(25GW 電池+20GW 組件)、隆基綠能(24GW 拉晶+24GW 電池)等在近期先后公布一體化產能擴張規劃。此外,在歐盟和美國先后提出補貼本土光伏產能建設的支持政策后,國內頭部企業亦積極規劃布局海外產能建設,晶澳科技(美國 2GW 組件)、隆基綠能(5GW 組件)、TCL 中環(擬在沙特布局硅片產能,子公司 Maxeon 正評估是否在美國擴產 3GW 電池&組件產能)均計劃在海外布局產能以更好的服務相關市場并獲取利潤。
硅料價格下降過程中盈利有望迎來分化,持續關注各環節利潤留存情況
隨著硅料供給制約因素的逐步解除,各環節產品價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盈利將迎來重新分配,再分配過程中石英砂及坩堝、N 型電池片、 POE 等材料的階段性短缺,以及各環節技術進步、產業化的速度,都會影響各環節超額收益的持續時間,需持續關注各環節價格和盈利的拐點以及企業盈利的分化(影響因素包括供需格局變化、成本優勢、技術領先等),在行業競爭格局持續加劇背景下具備優勢(成本、渠道、資源等)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的盈利溢價或更高的市場份額。
風險分析:光伏相關政策下達進度不及預期;部分輔材供應不及預期致光伏裝機落地規模不及預期,國家電網投資;信息化建設低于預期致使裝機落地受阻風險。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