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阿里巴巴2023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好于預期 股份回購計劃增加1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

11月17日晚,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財年第二季度(自然年2022年三季度)業績,季度收入2071.76億元,同比增長3%。經調整EBITA(息稅前利潤)同比增長29%至361.64億元,好于市場預期。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阿里巴巴的財報中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不斷提升非電商業務的支撐,比如阿里云以及菜鳥。”

財報顯示,菜鳥繼續通過拓展驛站網絡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務,優化消費者物流服務體驗。淘寶和天貓訂單中送貨上門同比大幅增長,截至2022年9月30日,淘寶天貓訂單的送貨上門服務已面向超過300個城市。在抵消分部交易的影響后,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36%至133.67億元,成本效率明顯改善。


(相關資料圖)

2023財年第二季度,阿里云收入在跨分部抵銷前和抵銷后分別為267.6億元和207.57億元。財報顯示,季度內,公共云持續健康增長,同時非互聯網行業收入增幅達28%。

在互聯網企業流行“降本增效”的當下,阿里巴巴也不例外。2023財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提升經營效率的各項措施有了初步積極成果,本季度淘特、淘菜菜、餓了么、Lazada、優酷等業務通過提升運營效率,虧損顯著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7日,阿里巴巴再度宣布,已獲董事會授權將現有的股份回購計劃另外增加150億美元,并將有效期延長至2025年3月底前。今年3月22日,阿里巴巴曾宣布進行股票回購,回購規模達250億美元,且回購會持續至2024年3月底,一舉創下了中概股回購規模紀錄。截至2022年11月16日,阿里巴巴已回購了約180億美元的股份。

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手筆回購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公司估值低,股價已經到了絕對的安全邊際;第二是為了提振信心,管理層認為公司發展還是很強勁的,所以提出回購。阿里巴巴應該是兩個原因都兼具。”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分析稱:“阿里巴巴2014年美股上市時是68美元/股,如今11月17日美股開盤前是78美元/股,這些年阿里巴巴的業績是有顯著提升的,但股價表現卻并不理想,之前可能是投資人有一些憂慮,但當前很多憂慮都已經消除或者緩解,所以阿里巴巴繼續回購主要還是覺得股價被過于低估,和公司實際發展狀況并不匹配。而低估時回購可以穩定股價,增強投資人信心。”

此外,對于港股上市事宜,阿里巴巴也有了新回應。7月26日,阿里巴巴曾公告稱將申請香港市場為主要上市地,預期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但11月17日晚間,阿里巴巴公告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們一直在為在香港市場主要上市做準備。但在正式完成轉換之前,我們還需要制定并向股東提交審批一份新的員工持股計劃,以遵守香港市場新修訂的規則。新的員工持股計劃會繼續與公司的長遠發展掛鉤并與長期股東的利益保持一致。考慮到上述情況,我們將不會按原計劃在2022年底完成主要上市。

對此,胡麒牧表示,“不知這是否和增加150億美元回購有關,因為員工持股計劃有時候也來自股份回購,主要是為了不改變股東的股權結構,因此要從存量的股票里回購一部分做股權激勵。”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標簽: 阿里巴巴 第二季度 股份回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