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殘疾學生隨班就讀,還需要做什么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推進殘疾學生隨班就讀,還需要做什么
據媒體報道,今年10歲的于羅曼是一位“輪椅女孩”,她從小就夢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進入普通學校學習。幸運的是,當地較知名的十堰市人民小學,不僅接納了她,還打破了創校40年來從未更改過的校規。
入學后,于羅曼被分到了一(15)班。教室安排在一層,按照學校的規定,隨著年級提升,教室會搬到更高的樓層。學校考慮到于羅曼的特殊情況,在征求了班級同學們的意見后,決定她所在班級的教室“不再升級”。4年來,年級其他班的教室都陸續升到了教學樓的四、五層,于羅曼所在的15班教室卻一直沒動過,這是學校創辦40年以來,首次為一名學生打破了校規。
這所學校充滿人情味的做法,值得點贊。推進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學校需要多一些這樣的人文關懷,同時要形成新的“教育要面向人人”“讓每個學生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的教育公平觀,以此配置教育資源,讓殘疾學生享有和其他普通學生一樣的受教育環境。
這所學校打破校規,因地制宜為“輪椅女孩”提供便利的上學環境。不過,學校的這一做法,也只在有個別殘疾學生時才行得通,如果學校要接受更多殘疾學生入學,可能就會出現教室安排的矛盾。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建設無障礙校園,加裝無障礙電梯,讓坐輪椅的學生可以自由出入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食堂、宿舍等。
建設無障礙校園,顯然需要大筆投入,尤其是,如果要把所有大中小學都打造為無障礙校園,這將是對校園全面的升級換代。對于這一升級換代,有人認為此舉將推進殘疾學生隨班就讀,進一步擴大教育公平,有利于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推進殘疾學生、特殊兒童隨班就讀,但是由于缺少無障礙通道、設施,不少學校沒有接收殘疾學生、特殊兒童的條件,殘疾學生只有選擇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與此同時,有人對建設無障礙校園并不支持,認為諸如發展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建設優質普通高中、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等等,都需要經費投入,而要改建所有大中小學,將其都打造為無障礙校園,并不現實。一個地區選擇一兩所學校進行無障礙校園建設試點,給殘疾學生進普通學校就讀的機會,可能更為實際。
究竟如何建設,這取決于對教育公平的認識。如果教育公平觀停留在普通學生的升學公平上,那么,地方政府就會主要關注對普通學生的教育,對推進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缺乏積極性,隨之也就不愿意在建設無障礙校園、招聘針對殘疾學生等特殊兒童的專業師資方面投入更多的經費與精力。如果秉持“教育應該面向所有適齡孩子”的教育公平觀,則會把建設無障礙校園作為規劃學校建設的基本要求。
從現實情況出發,當前每個地區應選擇幾所普通學校,將其建設為無障礙學校。其標準是,一名學生坐著輪椅進校園,可暢通無阻。這會帶動全社會形成新的教育公平觀,而從長遠看,我國應該把所有大中小學都建設為無障礙校園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之一。(熊丙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