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學習困難”門診暑期爆火,學習不好就是病嗎?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學習困難”門診暑期爆火,學習不好就是病嗎?

正值暑期,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迎來就診高峰,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往往一放號便“秒光”,緊俏程度堪比春運車票,許多家長瘋狂刷屏仍舊“一號難求”。(8月13日海報新聞)

“我每天下午兩點半就準時打開手機才搶到這個號。”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學習困難診室外,一名家長說,她的女兒今年9歲,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就選擇了學習困難門診,希望從醫生這里得到一些幫助。據媒體報道,像這名家長般看到孩子學習困難動輒就來就診的不在少數,甚至不乏一些父母大老遠特意帶著孩子,前往大城市問診。對此,有人調侃,我小時候咋沒有這個門診;也有人說,這是家長太焦慮了吧;更有人直接諷刺,孩子學習不好不反思自己、不去找老師溝通反而去醫院,還真是“病得不輕”……

實際上,關于“學習困難”門診的相關新聞已不是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了,開設“學習困難”門診的醫院也不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一家,據有關信息顯示看,如南京腦科醫院兒童中心、浙大兒院、宜昌中心醫院等等,也都設有此類門診。開設“學習困難門診”,可謂近幾年來一些醫院的創新之舉。但這次有關新聞的發布仍然引發了輿論場的熱烈討論,某種程度既折射出人們對學習一事的重視,也從側面說明了開設“學習困難”門診的必要性。

毋庸諱言,造成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比較復雜,有可能是因為智力、視聽感知覺、神經功能等生理上的異常,也有可能是家庭、情緒、環境等外部因素導致。而且根據醫院反饋數據來看,前來就診的學生90%智商都是沒問題的,只有1/3是由于真正的生理性疾病引起的。進一步而言,因為心身疾病造成的學習困難,固然可以通過人工干預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如果是非健康因素導致的話,則更應該從家長自身等外部因素找原因。

其實,從現實來看,導致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學習困難癥狀,主要還是受外在社會、學校、家庭等壓力太大影響,致使自身情緒不足、心理不足而引發厭學、成績差等問題。很多時候,來“學習困難”門診就診的學生,成績并不差,僅是因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值,或者個人對自身學習狀態不滿意等,便被動或自發前來診治;有的還因為多種原因,偶爾未能及時完成相應作業任務,便被當作學習困難來看待。

由上觀之,對于確有學習健康障礙的孩子來說,趁早尋求專業靠譜的醫療幫助當然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父母家人守護他們更好成長的重要一步。但更關鍵的破題之法還是在于家長要實事求是、仔細排查,在更為廣闊細微的日常生活之中,堅持有一說一、科學合理的看病原則,理性對待“學習困難”門診,不能指望一個小小的“學習困難”門診就讓“學渣”變“學霸”,更不能將其視為醫治“學習困難”的靈丹妙藥。

言而總之,如同花開有季,每個孩子的成長道路不同,脾氣性格不同等等,可能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也有不同。具體到有的孩子學習困難而言,這不是一個短暫的問題,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解決學習困難問題需要采取綜合措施,需要家長、老師和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幫助。唯如此,我們才能幫助孩子們發揮出他們的潛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季萌)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