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要求保險業加快開展防汛救災理賠
(相關資料圖)
力爭一周內實現賠付及預賠付達30%以上、月底前車險達90%以上
監管部門要求保險業加快開展災害理賠工作。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日前下發《關于加大保險預賠付力度著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理賠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要求各有關監管局指導轄內保險公司結合受災受損情況,分區域、分險種、分行業、分步驟細化理賠舉措,力爭一周內實現賠付及預賠付達30%以上、月底前車險達90%以上,同時要著力提升低收入群體、新市民、小微企業等被保險人的預賠付比例。
8月10日至1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帶隊先后赴北京市門頭溝區、房山區和河北省涿州市,調研督導保險理賠和金融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李云澤指出,當務之急是全力以赴做好保險理賠工作。要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最大限度簡化理賠流程和手續,開辟“綠色通道”,切實做到能賠快賠、應賠盡賠。要加大預賠付力度,主動靠前服務,盡可能提高預賠付比例,在大災面前體現保險溫度。
《通知》要求,要加強協同配合、爭取政策支持。各有關監管局要指導保險公司加強與當地政府的匯報溝通,在省級工作專班的統一指揮調度下,盡快摸清保險標的受災受損及保險保障情況,及時獲取受災受損證明文件,為賠付和預付賠款打下堅實基礎。要創新方式方法、提升理賠質效,保險公司主要負責人要深入一線開展理賠調度,加大對受災嚴重地區的支持力度。通過在農險中運用無人機等科技查勘手段、在車險中推行查勘定損互認機制、在企財險中施行一企一策服務政策等,不斷優化理賠服務模式,實現能賠快賠、應賠盡賠、合理預賠。
《通知》還提出,保險業協會要研究制定大災理賠標準、建立大災預賠機制,各單位要聯合政府部門廣泛開展保險政策宣傳、及時準確報送理賠相關數據等。據了解,保險業協會已發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關于保險業全力做好防汛救災服務的倡議書》。
記者12日從金融監管總局獲悉,截至8月12日10時,河北等16個受災地區的保險機構收到保險報案26.06萬件,估損金額97.82億元,目前已賠付案件11.4萬件,賠付金額14.5億元。據介紹,在受災地區保險機構收到的保險報案中,黑龍江、吉林兩省保險報案1.63萬件,估損金額17.18億元。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加強統籌協調,指導受災地區派出機構和保險公司扎實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具體舉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的及時性和主動性,打好打贏防汛救災和受災群眾保障攻堅戰。
李云澤表示,要堅持急用先行,強化對災毀房屋、農田、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的金融支持,保障恢復重建的資金需求,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主動對接受災企業清單,綜合采取調整還款計劃、貸款展期續貸、降低融資成本等方式,助力受災企業脫困。鼓勵金融機構通過新增信貸規模、單列信貸計劃等方式,主動對接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提高災害防范應對能力。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