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街拍管理要抓好“兩端”


(資料圖)

原標題:街拍管理要抓好“兩端”

近年來,北京三里屯、杭州湖濱銀泰等商圈成為國內知名網紅地。其中,新穎的建筑、匯集的各大品牌都吸引著潮男潮女駐足打卡。隨之而來,涌現出大量在街區蹲守拍攝的街拍者。入行人數增多,也讓街拍市場逐漸變味。(7月6日《新京報》)

事實上,街拍并不是從一開始就惹人反感。最早的街拍源于時尚雜志對街頭時尚元素的捕捉,為公眾的日常穿搭提供思考。近年來,互聯網的發展,讓街拍內容從紙質雜志走入網絡平臺。對于一些潮流愛好者來說,在逛街打卡的過程中被邀請街拍,是自身時尚品位得到認可的體現。因此,一度有很多人愿意配合攝影師,走入街拍的“長槍短炮”之下。

讓被拍者從品位被認可的欣喜到反感抗拒的繞開,街拍為何落到如此境地?一來,從業者眾多,行業秩序紊亂。比如,部分攝影師不經許可擅自拍攝、在商圈對路人圍堵攔截。再如,一些攝影師以街拍為名,行偷拍之實,甚至出現灰色產業。這些橫沖直撞的“亂拍”行為,自然讓人避之不及。二來,利益驅使,街拍者故意博眼球換流量。當街拍內容上傳網絡,公眾對于被拍者容貌、身材的凝視和討論,也促使街拍者的取景焦點逐漸從穿搭元素偏離。與此同時,前段時間的街拍“牽手門”,也讓個別人習慣于看圖聯想,揣測被拍者的私生活。更有甚者,惡意造謠、中傷,給當事人造成極大困擾。

面對街拍亂象造成的諸多社會問題,亟須用精細化管理,促進行業的有序發展。具體而言,可從街拍內容的來處、去向兩端著手。一方面,要劃清街拍與偷拍的邊界。從法律角度來看,沒有經過提前溝通直接拍攝的行為就屬于侵犯公民肖像權。這種情況下,無論為了私藏還是營利,擅自拍攝他人肖像均屬侵權。可見,街拍合規的關鍵在于提前獲得被拍者的許可。

另一方面,要對街拍內容的流向有所說明。一要政策發力,及時發布街拍行業規范,明確各方權利義務的劃分。二要監管到位,對違規行為及時管制。三要技術升級,優化內容審核程序、暢通平臺舉報機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破題。(劉碩)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