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微頭條丨醫療廢物轉運涉嫌造假
湖北武漢江漢:督促雙向監管解決“老大難”問題(副題)
檢察日報記者周晶晶 通訊員付靜宜 李紅梅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唯益”工作室負責人李琳第3次來到某醫療美容醫院,發現該醫院的醫療廢物暫存間改到了后門,里面的垃圾已按規定轉運。該醫院負責人把新簽訂的醫療廢物轉運合同拿給李琳看,同時說道:“我們以后一定嚴格遵守48小時醫療廢物轉運要求,再不弄虛作假了。”
(相關資料圖)
“回頭看”發現醫療廢物轉運聯單造假
今年2月9日,武漢市檢察院與江漢區檢察院共同開展醫療美容機構公益訴訟案件“回頭看”,對去年存在問題的涉案單位進行回訪。
再次來到某醫療美容醫院,武漢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趙春蕾與李琳查看了該醫院新辦理的排水入網許可證,并深入藥品儲存間、麻醉藥品存放庫實地調查。經核查,前期存在的公益損害問題均已整改到位。但是,檢察官們又發現了新問題。
按照相關規定,醫療廢物暫存間應當設置在遠離人員活動區的地方,但該醫院在整改期間將儲存間搬到了公共洗手間旁。檢察官查看該醫院醫療廢物轉運聯單發現,2月2日、4日、6日、8日,該醫院均進行了醫療廢物轉運,且聯單編號為連號。
武漢市、江漢區兩級檢察院公益訴訟干警一起在醫療美容機構進行“回頭看”。
“轉運公司每天都有大量業務,時隔兩天轉運,聯單不可能還能連號。”發現疑點后,趙春蕾要求查看該醫院的醫療廢物暫存間。工作人員略微遲疑,找到鑰匙后開了鎖,卻未主動開門。
這個小動作引起了檢察官的警覺。趙春蕾果斷扭鎖開門,一瞬間,難聞的腐敗氣味撲鼻而來,數包醫療廢物溢出垃圾桶,眼前的景象明顯與聯單記錄的前一天已進行醫療廢物轉運的情況不符。
為查明真相,2月13日,李琳前往某醫療廢物處置公司調查。從該公司提供的醫療廢物轉運聯單看,其僅在2月8日對前述醫院的醫療廢物進行了轉運。
面對檢察官的詢問,該公司承認其與前述醫院簽訂的醫療廢物轉運合同,僅約定一個月轉運醫療廢物3次。但是,該公司將轉運聯單的空白正本交給醫院自行填寫。
根據相關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暫時儲存時間不得超過2天,且應當按照規定填寫醫療廢物轉運聯單。“因此,涉案醫院存在超期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存間距離人員活動區過近、虛假轉運醫療廢物等違法行為;相關行政機關未依法履職,致使涉案醫院在醫療廢物管理中存在環境污染及公共衛生安全隱患,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李琳解釋道。
從個案監督到推動行業專項監管
2月16日,江漢區檢察院對此立案調查。當天下午,該院對兩家相關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全面履行對涉案醫院的監督管理職責,強化對轄區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的全流程、全鏈條監督管理,并協同相關部門解決轄區醫療美容機構醫療廢物轉運價格、頻次等問題。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高度重視,迅速制定整改落實方案。4月14日,一家行政機關書面回復稱,針對涉案醫院存在的超期存放、虛假轉運等問題,他們已分別作出警告、警告并處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涉案醫院已繳納罰款,并重新與前述處置公司簽訂了醫療廢物轉運合同,嚴格執行48小時醫療廢物轉運及轉運聯單制度。與此同時,該行政機關還在全區開展全面排查,先后對10余家醫療美容機構開展現場執法檢查,共發現問題3個,督促整改問題2個,對1家醫療美容機構立案調查。
4月18日,另一行政機關書面回復表示,已對涉案醫院進行立案處罰,要求其立即整改,重新選址設置醫療廢物暫存間。以此案為抓手,該行政機關還在轄區內組織開展醫療美容行業專項檢查,堅決杜絕醫療美容機構擅自改變醫療廢物暫存間設置、不落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等行為。
同向發力,解決醫療廢物轉運“老大難”問題
“涉案醫院虛假轉運問題背后,折射出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經營不規范等深層次問題,更有困擾醫療美容行業經營者多年的醫療廢物轉運時間長、價格高等源頭性難題。”收到書面回復后,李琳深知不能止步于此。
在檢察機關的推動下,4月21日,相關行政機關組織前述處置公司及其他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召開2023年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工作座談會。會議針對醫療廢物轉運時間、規范使用危險廢物電子聯單及醫療廢物處置價格調整等問題,要求前述處置公司及其他參會公司在4月28日前開展自查,并結合實際情況提供整改措施。
前述處置公司在自查報告中表示,將盡快與武漢市42家擁有19張床位以上、未簽訂48小時轉運合同的醫療美容機構重新規范簽訂醫療廢物轉運合同,并承諾對尚未執行電子聯單的醫療美容機構盡快完成電子聯單申報和填領。此外,該公司從今年5月開始,按照有關文件規定重新定價。
“現在,按照一個月轉運15次計算,每次僅需150元,而原先單次轉運費為300元。”李琳說,這個問題解決后,醫療美容機構執行48小時醫療廢物轉運規定的成本會相應降低,落實效果也會隨之提升。
“醫療廢物管理不規范,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更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趙春蕾表示,江漢區檢察院在“回頭看”時發現監管漏洞后,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對涉案醫院及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加強雙向監管,在引導企業合法合規經營的同時積極推進訴源治理,有效促進了“老大難”問題解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