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高考喜報”為何引爭議?_天天速看料


(資料圖片)

原標題:“高考喜報”為何引爭議?

近日,各地高考成績公布,一則“上市公司祝賀總經理女兒奪高考狀元”的消息沖上熱搜。“三達膜”公眾號發文公開祝賀高管女兒奪“狀元”,該行為違規嗎?(6月26日中國新聞網)

“金榜題名”作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古往今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又是一年全國各地高考放榜,隨著成績和錄取分數的公布,高考相關的話題,再次聚焦了社會各界的目光,線上線下充滿著關于高考成績、志愿填報的議論。對于參與者來說,成績的公布,伴隨著幾家歡喜幾家愁。而對于旁觀者來說,面對部分學生的優異成績,駐足驚嘆之余,也愿意對考生取得的碩果送上美好祝福。

從送兒子上北大豪橫歇業的店主,到給員工子女發高考助學獎勵的企業,再到給成績優異的業主減免物業費、發獎勵金的物業……近年來,對于成績優異的考生,諸多獎勵和慶祝已經從家長親友之間,上升到學校、社會層面。誠然,大部分牌面十足的獎勵內容,設置的初衷,都是為了鼓勵學生再接再厲。但不可否認的是,承辦活動的經營主體,也在相關報道和宣傳中,獲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比如,該上市公司公眾號發布“總經理女兒喜獲高考狀元”的喜報便收獲10萬+的閱讀量和朋友圈刷屏。

然而,同樣是表達喜悅和祝福,為何該上市公司卻引起爭議和質疑?其一,是慶祝方式有失妥當。一方面,與“凡爾賽”歇業的店主不同,上市公司不是個體經濟、民營企業,其動態行為需要對股民負責,要專注于公司商業經營。另一方面,高管之女的高考成績,說到底是個人家事、私事,企業公眾號作為公司官方聲音的出口,卻發布涉私內容,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家事和公事的邊界。

其二,是喜報內容存爭議。在該公司發布的喜報內容中,還標注了公司的股票代碼,即使從法律角度分析不存在信息披露的情況,但這一行為顯然不能只用“表達慶祝和喜悅”來理解。其三,是“狀元情結”不宜提倡。近年來,多地發布了嚴禁學校、培訓機構炒作狀元和升學率的規定。盡管該喜報不屬于上述單位“頂風作案”,但大規模的傳播之下,極易給其他學生帶來焦慮,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劉碩)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