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天天快播:“團購”物業,社區治理的有益嘗試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團購”物業,社區治理的有益嘗試

子諭

據6月18日澎湃新聞網報道,上海虹口轄區內老舊小區相對較多,物業管理難度比較大,老舊小區體量小、底子薄,決定了單一小區對物業企業的吸引力較弱,不少物業不愿入駐。針對這一情況,當地嘗試采取了“團購”的方式選聘物業企業——把三個小小區作為一個整體,通過物業管理招投標平臺公開“團購”物業企業。這在全市住宅小區中尚屬首次。

關于物業服務,不少居民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吐不完的槽,而物業公司似乎也挺委屈。一些老小區、體量小的小小區,要么沒有物業,要么物業懶作為、慢作為。這給城市社區治理、百姓幸福生活等,帶來不小的困擾。

老舊小區物業服務長期缺位或服務質量不佳,主要是因為此類小區體量太小,基礎設施維護保養工作量大,加上不少居民以服務質量作為是否繳納物業費的標準,導致物業企業盈利空間有限,入駐并提供服務的吸引力不足。

為此,一些地方曾嘗試過不少辦法,比如,合并部分臨近小區。但隨之又會產生一系列新問題——合并后需要舉行新業主大會、重新組建業委會、開設專項維修資金賬戶等,居民們還沒享受到優質的物業服務,已經被折騰累了。

上述通過“團購”物業方式為分散性小區提供服務的做法,是創新社區治理的一種探索。“團購”物業,能突破跨小區管理中的物理壁壘,讓分散的小小區享受到像大小區一樣的服務;有助于提升物業企業的集約化管理水平,優化投入產出比,提高入駐和服務的積極性;不同小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為創新基層自治提供了實踐樣本。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涉及水、電、氣等硬件基礎設施的改擴建,更好的物業服務、養老、托育、商超等綜合服務軟實力的提升,也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其中,物業服務質量好不好直接影響居民的居住體驗,物業企業的管理服務能力關乎小區的保養、維護,甚至可能影響小區價值和保值。老舊小區的面貌能否蝶變躍升,也關乎城市更新與發展的質量。

進而言之,把老舊小區改造辦實辦好,不僅是在滿足公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在探索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機制。期待類似“團購”物業的做法可以再多一些,努力形成一些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惠及更多地方、更多百姓。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