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綜藝”走紅的秘密|當前熱文
【資料圖】
原標題:“種地綜藝”走紅的秘密
一檔與眾不同的綜藝節目《種地吧》成了很多人閑暇時的精神食糧。隨著節目的播出,卻慢慢吸引了一波忠實粉絲。即將收獲的稻谷、小羊能否順利出生、玫瑰大棚怎么管理,這些鄉村勞作一點一滴的進展都牽動著觀眾的心。有網友感慨:“居然真的是在種地,不是作秀。”(6月7日《澎湃新聞》)
讓偶像去種地?這檔綜藝思路打開。《種地吧》集合了十位年輕偶像,用190天時間種植142畝土地,從耕種到收割,這群年輕人晌午學習操作收割機、雪夜嘗試通渠排水,同時還要解決自身居住、飲食、資金以及與村民的合作等問題……三十多期節目不僅讓觀眾感受到這群年輕人的成長與蛻變,也把鄉村生活的截面呈現出來,真實記錄了從耕種到收割的完整過程,以及農人勞作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鄉村是一座富礦。播種禾谷、飼養六畜、農桑并蓄……鄉村自古就是人們生產生活生存的重要場所,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地,也是描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鄉土文學的濫觴地。中國是農耕文明的代表,鄉土資源豐富,充分引入鄉村題材,更好地連接鄉土文明與現代生活,是新時代文娛作品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文娛作品提升自身格調,出新出圈出彩的重要選項。
近年來,越來越多文娛作品將鏡頭聚焦鄉村。有的以美食為切口,探討食物、土地、農人三者的關系;有的致力于打造休閑田園小站,在喧鬧忙碌的城市生活中增添一絲愜意。這些作品的確呈現了不少鄉村生活、農民故事和農事活動。然而,鄉土文明是一種淳樸內斂、富有張力的文化形態,要想進一步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力量,文娛影視創作者就必須放低身段、卸下包袱,踏踏實實地走進鄉村和田野,如此,才能創造出求知、求真、求美、求善的藝術作品。(庹亞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