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訊!超市6500元底薪招人高不高 要看進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資料圖】
原標題:超市6500元底薪招人高不高 要看進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近日,湖北一大學招聘會上,某超市“底薪6500元招聘引發學生排隊”的報道引發網友熱議。媒體記者從該企業了解到,底薪6500元招聘大學畢業生來企業做管培生的情況是屬實的,對新招聘的大學畢業管培生都是單休制,985、211高校畢業生的底薪會更高一些。
相比于激烈發展的電商來說,線下超市當然是傳統企業??紤]到近年來超市行業的普遍狀況,傳統企業能夠對大學生開出6500元甚至更高的薪酬,這其實已經有點出乎人們意料了。相比于互聯網和金融,6500元的薪酬當然不高,甚至還沒有頭部企業的零頭。然而,這個超市提供的并非是需要高技術應用的職位,那么這個入職的薪酬其實已經碾壓很多同樣沒有高技術含量的服務行業了。
畢業生選擇企業,通常開頭是看企業名氣的,如果企業要自己了,那么去不去最大程度就是由薪酬決定的。至于中間環節諸如職位、勞動強度、工作地點、前途、人事等等因素,其實都敵不過一個“錢”字。之所以這樣說,那就是企業能對自己開出這個價位給畢業生,那么就意味著企業對這個求職者進行了定價。如果求職者認為價格開低了,也應該走人,因為這是企業認同和自我認同發生了根本偏差。除非,這個學生連自己值多少錢都不知道,又或者單位能給到明顯的“溢價空間”。
大學生勞動力值多少錢,這個看似是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的。但是選擇了一個職業和崗位后,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有多大,這個卻是由個人想象空間決定的。畢業生如果能看到自己相比于同齡人比較稀缺的部分,比如才華、耐力、細心、經營頭腦等等,那么就會傾向于選擇一個能夠購買自己獨特資源的企業。偏偏我們的企業別說在招聘時,即使是新人入職之后,也很少有制度會為特殊人才的隱藏特質增加付費。于是,有特殊能力的大學生就會覺得繼續工作下去的機會成本太大了,必須跳槽。
按照科斯定律的內涵,在交易費用足夠低的情況下,不管資源的最初主人是誰,資源都會流到價值更高的用途上去。也就是如果一個人是人才,那么一定是誰用得好就歸誰。不過在現實中,卻是相反的,交易費用非常非常高,甚至高到處處阻止人才流動的情況。比如在某個崗位上經過兩年打磨,畢業生學到的卻是各種鉆營、投機取巧的壞手藝和潛規則,這些“本領”對于他尋找市場上需要真本事且薪水更高的崗位卻是無用的。于是他就只能把這些經驗繼續用在單一的領域中,而很難有真正的提升空間。制度的扭曲,會讓人力資源甚至無法正常交易和流動,這在勞動力密集型和傳統企業中尤為嚴重。
現實中,畢業生是越來越不愿意去想象長遠的溢價空間和機會成本。其實,要想畢業生都能去到他該去的、能夠發揮所長的地方,只是靠薪水價格敲畢業生的心門是不夠的。企業也應該更多的公開自己的制度設計,讓畢業生看到明確的晉升年限、空間和機會。讓畢業生對應自己的能力稟賦,來決定究竟自己加入一個企業的真正機會成本是高還是低。畢竟勞動力的短缺或者稀缺,都是因為價格受到了人為干預的結果。只有信息足夠透明、交易費用足夠低,人才才能自然去到他應該去的地方,而不是入錯行,后悔一輩子。(戚耀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