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世界報道:讓“合約食堂”“約”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讓“合約食堂”“約”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譽為“百節之鄉”,各種節日很多。在過去,農村在節日、婚喪嫁娶中濫辦酒席成風,攀比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比較突出。近年來,為抵制此類陋習,“合約食堂”陸續在黔東南州多地成立。截至目前,全州16個縣(市)共建有“合約食堂”408個,累計承辦酒席8000余場,每桌規定價格一般在180元至280元之間,每場平均節約各項資金1萬元以上。

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助力和保障。矢志不移推動移風易俗,采取措施整治陳規陋習,提振廣大鄉村居民的精氣神,才能盡快實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愿景。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全國婦聯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遏制農村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推動形成文明鄉風、淳樸民風……是劍有所指、目有所向。

鄉村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人情往來不僅讓很多家庭“壓力山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鄉村治理。“合約食堂”切實答好了“人情減負、文明加分”必答題,效果是實實在在的,也是鄉村居民所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則形成了推動移風易俗的切口,非常接地氣,能夠得到群眾的認同;同時,“合約食堂”的運行中,體現了黨員、村干帶頭的導向性。

整治陳規鄉俗,傳遞文明鄉風,不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注意的是,陳規陋習流傳多年,有深層次的原因,牽涉傳統的鄉村內在文化與社會結構,因此通過“合約食堂”推動移風易俗,還需在新時代下的鄉村社會機構改良方面持續探索,以期讓更多群眾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嵌入現代文明體系之中。

讓“合約食堂”“約”出鄉風文明新氣象,愿景可期,美好可待!(樊樹林)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