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天天熱門:完善飛行檢查,呵護“救命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完善飛行檢查,呵護“救命錢”

為加強醫療保障基金監督檢查,規范飛行檢查工作,國家醫保局近日印發《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啟動飛行檢查,包括年度工作計劃安排的;舉報線索反映醫療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醫療保障智能監控或者大數據篩查提示醫療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新聞媒體曝光,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其他需要開展飛行檢查的情形。(3月15日新華社)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違法違規使用基金傷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近年來,受利益的驅動,“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據”等欺詐騙保的行為時有發生。我國持續加大打擊欺詐騙保力度,僅2022年全年查處違法違規醫藥機構39.8萬家,追回醫保基金188.4億元。目前,明目張膽的騙保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部分騙保行為由臺前轉入幕后,逐漸向過度診療、超標準收費等違規行為轉變。加強醫保基金的使用監管,仍是重中之重。

要守好百姓“看病錢”“救命錢”,必須要織密防護網。飛行檢查是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2019年以來,國家醫保局累計派出飛行檢查組184組次,飛行檢查定點醫藥機構384家,發現涉嫌違法違規使用相關資金43.5億元。各省也參照國家飛行檢查模式廣泛組織省級飛行檢查,僅2022年各省飛行檢查定點醫療機構2756家,發現并追回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22.9億元。由此可見,這種針對定點醫藥機構等被檢對象的不予事先告知的檢查,在“零容忍”打擊各類欺詐騙保行為,維護基金安全運行上成效顯著。《辦法》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完善飛行檢查機制,優化飛行檢查程序,規范飛行檢查行為,為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開展飛行檢查提供了制度保障,把醫保防護網織得更密。

此外,當下醫保領域的違法違規問題的手段更加隱蔽、造假更加專業、形式更加多樣,尤其要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作為防范的“新武器”,不斷提高醫保基金風險防控能力和水平;還要暢通舉報渠道,發動群眾參與,全面營造“不敢騙、不想騙”的社會氛圍,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譚敏)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