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打破終身制!老字號不是“倚老賣老”護身符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打破終身制!老字號不是“倚老賣老”護身符

近日,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其中,對老字號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令人眼前一亮。據介紹,商務部組織有關機構,原則上每年對中華老字號企業進行評估,分別采取通報表揚、約談警示等措施;并會同相關部門原則上每三年認定并公布新一批次中華老字號名錄、每三年對中華老字號開展復核。比如,若中華老字號企業發生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等問題,經商務部認為確有必要的,將被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并收回中華老字號標識使用權及牌匾。

一塊老字號牌匾,給人以沉甸甸的感覺。這不僅是因為牌匾的材質掂起來重,更因為它代表了品牌歷史的長期沉淀,代表了幾代人的苦心經營,代表了口口相傳的優良品質。近年來隨著國潮興起,老字號品牌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歡迎。不過,也必須看到,個別老字號在經營過程中沒有擺正位置,出現了品牌“翻車”、“人設”崩塌等問題。比如,一老字號包子鋪,給許多食客留下“不僅貴,態度還特差”的印象,縱使名氣再大也沒能挽救“包子涼涼”的結局;一知名老字號刀具品牌,被消費者曝出“一拍蒜就斷”,還被客服教育“菜刀不能拍蒜”,引發網友集體“拍磚”……陳舊的技藝、落后的理念、傲慢的態度;一些老字號“擺爛躺平”,既擾亂了市場秩序,也辜負了消費者信賴。

老字號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國有中華老字號1128家、地方老字號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華老字號創立至今超過100年,歷史最悠久的北京便宜坊已走過607年。今年春節假期,老字號的線上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速度,餐飲外賣消費同比增長13.5%,拉動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8%,成為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從行業看,這些老字號廣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飲住宿、居民服務等20多個領域,既有柴米油鹽,也有琴棋書畫,兼具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這樣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絕不能任由個別良心缺失的商家敗壞形象、拉低口碑,否則毀的是全國市場經濟的大棋,傷的是中國品牌文化的底蘊。

對老字號進行“有進有出”動態管理,就是在保護老字號“金字招牌”的成色。根據新的管理辦法,對于拒不履行相關義務、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老字號品牌企業,將分門別類采取約談整改、暫停權益、直至移出名錄等措施;在被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的情形中,包括了發生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或安全事故、以欺騙或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中華老字號示范稱號等多個消費者最痛恨的問題。嚴格的“紅綠燈”機制,給老字號以次充好、“倚老賣老”敲響警鐘,十分具有現實針對性,有利于推動老字號企業順應市場機制、守正創新發展,進一步發揮自身在消費促進、產業升級、文化引領等方面的示范帶頭作用。

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心里,到老字號店鋪消費,心里更踏實,對品牌也更親近。但在每一個消費者面前,無論老字號還是新字號、土字號還是洋字號,身份地位一律平等。實際上,顧客最終看的,還是最新的商品質量、當下的價格貴賤和服務的誠懇程度?!凹t綠燈”機制是一次及時提醒:老字號的光環,意味著經營者要付更多的責任,而不是頂著這個“牌照”任性駕駛,四處誆騙慕名而來的顧客。

標簽: 倚老賣老 消費者權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