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資訊:剛復蘇的市場經不起“宰客”折騰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剛復蘇的市場經不起“宰客”折騰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各地消費市場一派紅火景象,特別是旅游消費更顯火爆。不過,一些旅游城市景區出現的“宰客”現象,給很多游客心里添了堵。
例如在廣西北海,有游客在餐館點了4個菜,結果要價1580元。當地有關部門調查后發現,涉事餐館確實明碼標價,但存在支付出租車司機回扣招攬客人、未與消費者充分溝通即匆忙配菜下單、部分海鮮經烹飪后分量略少等問題。又如在云南大理沙溪古鎮,有村民攔住游客的私家車強行收費。這些違規行為都受到了相應的處罰,但依然引發了輿論熱議。
兔年春節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長假,也是近三年來首個大規模流動的春節。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這一統計數據也跟大家的直觀感受相符。可以說,旅游行業迎來了久違的“報復性消費”。
此前旅游行業經過長時間的低迷,現在好不容易迎來反彈,從業人員想利用旺季多獲取利潤,想法可以理解,但賺取利潤首先應該建立在合法經營的基礎上。如果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宰客”,村民拉根繩子就能攔路收費,違反了法律法規,也破壞了所在地的整體旅游形象。旅游行業不能搞成“一錘子買賣”,否則嚇跑了潛在游客,斷了自身今后的發展之路。
幾起“宰客”事件發生后,多地有關部門迅速行動,查明事實,及時處罰,既積極回應了游客的關切,補救了所在地的旅游形象,同時也向所有旅游相關從業者發出了明確信號:必須誠信做生意,賺錢要賺在明處,“宰客”的后果很嚴重。
從春節期間旅游市場的情形來看,旅游消費等消費市場已經強勢回暖。不過同時也要看到,信心是易碎品。大眾的消費熱情越是高昂,經營者就越是要珍惜這份熱情。面對來之不易的消費復蘇,經營者要拿出優質的產品和熱情的服務,把消費者的熱情長期延續下去。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不妨主動對旅游消費領域來一次大檢查,營造一個良好的旅游消費環境,讓游客愿來旅游、敢于消費。剛剛復蘇的旅游市場,經不起“宰客”的折騰,應當加倍呵護才是。(王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