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媽媽崗”模式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動能
【資料圖】
原標題:為“媽媽崗”模式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動能
李英鋒
“公司提供的‘媽媽崗’上班時間靈活,方便接送孩子,上班帶娃兩不誤。”鄭女士是廣東省中山市某公司的一名銷售經理,她感慨,“這對于寶媽來說,很友好。”這是廣東珠三角地區積極探索“媽媽崗”模式,幫助女性實現家門口就業的縮影。“媽媽崗”就業模式盤活了本地富余勞動力,緩解企業“用工難”困境,有效實現了婦女就業、企業用工、家庭照護的“三贏”。(見1月6日《工人日報》)
近年來,各地已經出現了不少“媽媽崗”,但多為一些企業的個性化探索,落實有關“媽媽崗”的勞動制度、彈性管理、權益保障等,多靠企業自己的責任意識和內部管理。同時,不同企業的“媽媽崗”可能有不同的模式,有的在權益保障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勞動合同簽訂不規范、社保繳納不全面等。
在如此現實語境下,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媽媽崗”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比如,集體作戰、共性探索、政府參與——有的地方推出多期“媽媽崗”專場招聘會,為企業和女性勞動者牽線搭橋;有的地方大力支持推動“媽媽崗”模式在區域內復制拓展,使“媽媽崗”覆蓋的用人單位不斷增加;有的地方人社部門針對“媽媽崗”等靈活就業群體出臺了相關指引,依法加強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勞動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確保勞動合同規范簽訂、社會保險足額繳納、工資按時按量發放等;有的地方從就業扶持政策、培訓扶持、稅收減免等方面對“媽媽崗”就業模式進行支持,向設置并申報“媽媽崗”的企業發放補貼……
不難看出,有了機制支撐,推進“媽媽崗”模式持續發展的動力便由企業責任更多地升級為社會責任。無疑,規范的機制,可以減輕企業的壓力,給企業提供更多支持,可以增強企業設立“媽媽崗”的積極性。比之個體探索,機制探索也能進一步明晰各方的權利義務,確?!皨寢實彙蹦J降囊幏缎院烷L效性,進而照拂更多女性的就業權益。
“媽媽崗”為一些帶娃的寶媽量身定制工作崗位,用工形式靈活,兼顧了婦女就業、家庭照護、企業用工等多方需求,為寶媽實現“一手上班,一手帶娃”的訴求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同時,“媽媽崗”也為企業輸送了更多勞動力,可以緩解企業招工難、留工難的壓力,給企業的健康發展注入更多活力。此外,“媽媽崗”一定程度上分擔了民眾生育養育的成本,是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切實舉措和有益探索,值得更多地方借鑒推廣。
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希望更多地方能夠有意識地加強對“媽媽崗”的機制性支撐,不斷共享經驗,優化措施,通過金融支持、減免稅費、資金補貼、技能培訓、榮譽表彰等方式鼓勵、引導更多企業設立“媽媽崗”,夯實“媽媽崗”的勞動權益保障底線,為更多女性勞動者營造更加健康、有序、適宜的勞動環境。這不僅關乎小家的幸福,而且關乎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