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法院調解為企業解壓


(資料圖)

法院調解為企業解壓(主題)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 通訊員魏璐)“我們公司已經3個月沒開工資了,快撐不下去了。”貴州某醫療器材公司代理人,日前來到武漢市江岸區法院焦急地說道。法院利用涉企案件綠色通道,積極開展調解,最終化解糾紛。

據了解,貴州某醫療器材公司與武漢某醫療器械商行是長期合作伙伴。在雙方最近的一次合作中,武漢公司拖欠貴州公司80萬元貨款長達半年,恰逢貴州公司授權的其他下游公司也出現違約,資金周轉困難,經營狀況急轉直下。貴州公司面臨破產,無奈之下將被告起訴到法院。

考慮到案件的緊迫性,江岸區法院立案庭當即將該案導入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委派給駐區矛調中心調解團隊進行調解。調解團隊馬上梳理案情并與被告取得聯系,了解到雙方前期合作一直十分默契,被告因其供貨的醫院管理出現問題,該批醫療器械未能按時回款,在維系自身基本經營的情況下,確實無力向貴州公司支付80萬元貨款。被告對原告主張的基本事實沒有異議,但表示其只是小微企業,違約也是無奈之舉,一時之間難以拿出80萬元現款。

為順利解決矛盾,讓兩家企業都能渡過難關,調解團隊將雙方當事人約到區調解中心并從中磋商,“情理法”三管齊下,闡明利弊。“調解就是尋求一種最優解,讓訴訟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無論如何,先把公司保住,后面的余款才能爭取到時間?!背修k法官對原告也說明了被告一次性付款的困難,希望能通過分期支付的形式緩解雙方壓力。原告最終同意被告分期支付貨款,被告也主動表態會立即籌措資金,把拖欠的貨款盡快還完。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