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河南新鄉:為農民工保住薪,也讓企業穩住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新鄉:打擊欠薪與幫扶困難企業雙向發力(副題)
檢察日報訊(記者劉立新 通訊員毛培)“拿到工錢,回家過年!”近日,河南省新鄉市某工地的255名農民工拿到了被拖欠一年半的工錢。
2023年元旦前夕,新鄉市牧野區檢察院收到一起拖欠工程款的民事執行案線索,涉及255名農民工工資欠發問題。該院立即開展民事執行監督,最終促成當事雙方簽署和解協議,427萬元被轉至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
這是新鄉市檢察機關開展清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一個縮影。2021年12月,最高檢開展依法助力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活動以來,新鄉市檢察機關建立集“快立案、快取證、快支持起訴、快討薪”于一體的快速維權機制。2022年,新鄉市檢察機關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18件20人,其中6人因惡意欠薪被判刑,13件14人被不起訴,累計幫助農民工追回欠薪296萬元。針對涉案金額小、證據較為充分的支持起訴案件,該院啟動綠色通道,辦理的20起案件均做到5日辦結,其中9件當日辦結。
在辦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中,檢察官發現農民工群體普遍存在年齡大、法律知識欠缺、經濟困難等情況,遂主動對接法律援助中心,為他們申請“一對一”法律援助。截至目前,該院已經為20余名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
一方面要確保農民工拿到工資,另一方面要讓確實存在困難的企業生產經營不受到影響,為此,新鄉市檢察機關在嚴厲打擊惡意欠薪行為的同時,針對情節顯著輕微、能夠及時籌措資金予以支付的情況,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既為農民工保住“薪”,也為企業經營、社會發展穩住心。
司某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曾因拖欠工資被勞動監察部門要求整改,卻遲遲沒有落實。2022年2月,司某被移送至原陽縣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審查后認為,該案在時間、金額、人數方面不符合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定罪標準,遂對司某作不起訴處理。同時,在檢察官的釋法說理下,司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通過家屬代為支付了拖欠的4萬余元農民工工資。
由于受疫情影響,司某的公司經營確實遇到了難題,檢察官多次為該公司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督促其建立科學的規章制度、依法經營。
此外,新鄉市檢察機關建立“內外”貫通的協作配合機制,將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時間節點前移,以制度化規范化推動源頭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