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今日報丨鄭州市職工醫保門診共濟進展順利
【資料圖】
中工網訊 據河南工人日報消息,河南省鄭州市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以來,鄭州市醫療保障局持續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完善信息系統,加強人員培訓,強化基金監管,確保改革平穩推進、順利實施。僅實施該機制的第一周,鄭州市城鎮職工門診統籌就醫就達10.25萬人次,醫保支付總費用1181.7萬元,合規費用平均報銷比例達到60%,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
據悉,此次改革是鄭州市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來最重要的改革之一,通過改革個人賬戶計入辦法,鄭州市每年將釋放19.1億元用于294萬參保職工的門診報銷。每人每年最高報銷門診費用2300元,基層醫院最高報銷比例可達75%且不設起付線。改革后,職工醫保門診就醫形成個人賬戶、門診統籌和門診慢特病“三位一體”的待遇保障體系,有效緩解改革前存在的小病大養、體檢式住院、過度醫療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基金使用效率,減輕群眾特別是老年群體門診醫療費用負擔。
為扎實做好門診共濟保障,鄭州市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推動政策落地。加強政策培訓宣傳,在“鄭州市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抖音等多個宣傳平臺開展政策解讀,組織醫保政策“做客直播間”活動,發布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政策圖解,全方位、多渠道、廣覆蓋做好政策宣傳;參加河南省新聞辦公室召開的門診共濟保障新聞發布會,為參保人員講清政策、廓清誤區、算好明白賬,回應社會關切。狠抓醫保服務,開展技術攻關,升級軟件平臺,改造結算系統,確保政策紅利按時惠及患者;拓展醫保電子憑證功能,開通醫保親情賬戶,開展醫保電子憑證移動支付試點,方便患者診間結算;開展經辦服務下沉,在街道社區、醫療機構、銀行網點建設醫保服務站點,打造醫保經辦“15分鐘服務圈”。同時,通過實行個人賬戶全流程動態管理,加強個人賬戶使用、結算等環節審核;實施門診統籌基金收支專賬管理,建立基金監控、預警和風險處置機制,確保長期平穩運行;建立醫療服務監控、分析和考核體系,壓實衛健部門行業主管和醫保部門監管責任,加強對定點機構醫療行為和醫療費用的監管,確保門診報銷規范有序。(河南工人日報記者胡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