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春將遠夏將至 谷雨養生重在防濕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過后就是立夏了。“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節氣前后,各地氣溫開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氣濕氣大,天氣變化莫測。谷雨季節如何養生?今天,記者請教了揚州市中醫院肺病科副主任醫師陳永昶。

飲食化濕濁

“谷雨后降雨增多,濕氣加重,濕邪困脾礙胃、阻滯氣血、經脈不暢易導致身體不適。”陳永昶建議市民,飲食上避免油膩,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物、煙酒、海鮮、血肉等制品。可以食用一些溫腎助陽、理氣健胃、祛濕行脾的食物,如韭菜、菠菜、香椿、薺菜、菌類、紅豆等。

運動祛濕氣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陳永昶說,中醫學認為,動則升陽,陽動則氣血隨之運行,有利于水濕運化,且運動出汗能排出一定的濕氣,減輕體內水濕困阻,從而減輕肢酸身重癥狀,故濕困之人運動出汗后身體不顯疲勞,反而感覺輕松。

他建議,谷雨前后,人們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如慢跑、跳舞、功法鍛煉等,使氣血通暢,郁滯疏散,減少疾病的發生。

起居防風濕

谷雨時節雨水較多,濕度較大,加上潮濕地滑,活動不便,普通人易為這種天氣感到煩悶。而在南方地區,氣候漸熱,濕熱交加,常常讓人一整天感覺很不舒適。

谷雨時期氣溫雖有升高,但早晚尤其是雨天期間仍會時涼時熱,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特別是平時有風濕骨病的朋友更應注意,稍受風寒則容易引發關節疼痛。

適時調情志

陳永昶提醒,在精神情志方面,要重視精神調養,忌情懷憂郁,要心胸開闊,保持恬靜的心態,聽音樂、看書、釣魚、春游、太極拳、散步、多跟朋友交流等,切忌遇事憂愁焦慮,以防肝火萌動。

節氣防病保健

“過敏體質的人群要注意這個節氣預防花粉過敏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陳永昶特別提醒,這類人群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原接觸,減少到花草叢中去,且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隨著氣溫的變化,皮膚病患者明顯增加。春季大多是以皮膚出現紅疹、蕁麻疹等癥狀為主。”陳永昶提醒,飲食上應注意:已明確是某一食物引起的,以后需忌食該食物,以防復發;急性蕁麻疹患者應避免辛辣、海鮮、酒等刺激性、易過敏食物,以免加重蕁麻疹癥狀;在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時,除忌食上述刺激性食物外,要仔細回憶有無進食高蛋白食物,尤其是不新鮮的魚、蝦、蟹、羊肉、牛肉、蛋、奶等,以及平時不常吃的食物、飲料,包括某些蔬菜、水果,還有某些調料品也不能忽視,因為這些物質不易被人注意,而由此引起過敏的病例卻并不少見。

【谷雨食療方】

豬肝綠豆粥

原料:新鮮豬肝,綠豆,大米,食鹽,味精。

做法:先將綠豆、大米洗凈一起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分熟后,再將豬肝切成片狀或條狀,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再加調味品。

功效: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特別適合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女性。

蘑菇芹菜炒山藥

原料:干蘑菇,新鮮山藥,芹菜,淀粉,鹽,醬油。

做法:將蘑菇洗凈,用熱水泡至變軟,泡菇水留下備用;山藥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熱后,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接著倒入泡菇水,待湯汁略收干后,加入適量淀粉勾芡,加入適量醬油或鹽調味即可。

功效:山藥,有健脾益氣、滋肺養胃等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食欲不振等。春季食用,不僅能健脾益氣,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還能補腎益精,增強人體抵抗力及免疫力。

標簽: 健脾益氣 過敏反應 副主任醫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