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聯創始人王仕銳:自主研發MedGPT,推動醫療行業健康發展 天天短訊
【資料圖】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開發的一款名為NYUTron的人工智能程序可以依據病歷預測患者的康復情況,且準確率高于現有的標準預測模式,相關研究報告刊載于6月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
NYUTron人工智能程序是一種大型語言模型,無需格式化數據,可直接以患者病歷為源數據進行分析預測。目前已在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旗下多家醫院投入應用,用于預測高風險患者出院后30天內是否會再度住院。
隨著ChatGPT帶火大模型后,AI技術席卷各行各業。強大的語言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都讓大模型在醫療領域內炙手可熱。在此背景下,不少醫療企業入局研發醫療GPT。其中,醫聯于近期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基于Transformer架構的國內首款醫療大語言模型——MedGPT,引起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醫聯創始人王仕銳認為,由于醫療領域知識體系極其龐大,因此,醫療大語言模型想要實現準確診療,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醫療知識儲備,涵蓋大量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常識、術語理解、診療規范等。醫聯MedGPT為模型提供豐富、準確、結構化的專業醫療知識,并收集整理了接近20億條真實醫患溝通對話、檢驗檢測和病例信息,同時利用醫生真實反饋進行強化學習,確保模型的推理質量和準確性。
此外,醫聯為驗證MedGPT的診斷準確率,專門抽取532名復診患者檔案進行信息脫敏,對其進行模擬首診實驗。實驗結果顯示,MedGPT的診斷結果與患者原有線下門診的診斷吻合率超過97.5%,具備較高準確性。
作為中國領先的互聯網醫院之一,醫聯自2014年成立以來,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可及的優質醫療服務,打造線上線下的完整醫療服務閉環,努力實現“讓全人類健康壽命延長一年”的使命。在醫療需求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醫聯在近年來持續探索以科技賦能醫生,更好地服務患者,推動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如今,醫聯自主研發的MedGPT首次突破了AI醫生無法與真實患者連續自由對話的難點,能夠在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四個重要環節全面實現智能化,為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有效助力。
醫聯創始人王仕銳表示,未來,隨著AI技術的持續升級,醫聯也將繼續積極探索AI技術應用醫療領域,不斷優化升級MedGPT的功能,以科技賦能醫生,助力更多患者獲益,為醫療AI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