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觀焦點:你的情緒比海更深!了解這些,才是打開深海的最佳方式
【資料圖】
希望我們的生命中會遇到南河,但不要忘了參宿最終是靠自己走出去的。最近看到很多朋友都在安利《深海》,其實深海最應該做的觀前提醒就是它是一個以情緒為主的電影,相比理性人的劇情分析,從情緒邏輯的入口進入才是它的最佳打開方式。因為電影還在上映,不能劇透太多,我最后會從幾個關鍵詞入手,爭取能給大家不一樣的角度和眼前一亮的分析。
一身反骨,這是我對深海的初印象。有人說做電影有三件事,不能碰水、小孩、動物,這部動畫電影全來沾邊,而當我看了影片才發現這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叛逆級別。更反骨的是電影講故事的方式,導演田小鵬可以拿來對比的作品就是七年前的大圣歸來。很巧的是,同樣是一大一小兩個人物的配置和看似兩人同行的歷險,如果把這一套復刻下來,未必不是成功的敘事,但只要看過深海,就知道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有人會覺得南河很像大圣,這似乎和導演一直想做的英雄母題有關,但相比那個擁有弧光的神話主角,這次的南河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只作為參宿的自救意識而存在。這是部沒有神話的電影,參宿是需要被拯救的造物主。從一般劇作上看,這位反骨導演像是把一個游戲調成極難的自虐玩家,在所有容易講故事的地方設下紅線,主要角色極少,就兩個,關系也不復雜,陌生人背景簡單,沒有前世今生,場景也很簡單,都是大海和船。
其實深海的“劇情”很難去評判,甚至于他到底有沒有一個“劇情”都很難說。本質上是一種感情向的作品,以夢境為載體,邏輯這種東西就不要強求。所以我覺得這部作品是有一點意識流的。這種電子水墨風相當貼合“夢境”這個主題,好像是吃了毒蘑菇看到的那種場景。
夢境是絢麗多彩的,現實是灰暗凄清的。我最喜歡深海的點是他的鏡頭語言感真的很強,喪氣鬼來的時候你能通過視覺感受到那種被拉扯,被籠罩的窒息感。參宿掙破白布那一段,身上那些被勒出來的血痕。簡直了!沒有劇情的講解和臺詞,只用畫面去表現人物當時的狀態以及心理感受。這個故事整體來說并沒有觸動我,但是我看著這些畫面都會被調動情緒。
切入的角度也很有意思,都是女主的視角,而且夢境與現實摻雜,真真假假。前面大部分的鏡頭,信息都是為了最后揭曉一切而做的鋪墊,看著是會有些無聊。但也是為了最后帶來的那種震撼和沖擊嘛,也在最后一小段完整塑造了南河這個人物。可惜的是,女主的塑造還是差。明明全篇都是以女主的視角輸出女主的情緒,但是到最后我卻覺得她只是一個標簽化的人,挺遺憾的。
最后總結一下,從制作上看,故事線完整,伏筆全部回收,所有疑惑都有合理的解釋,達成了一個劇本最基礎的要求。特效世界一流,這可能是目前為止最強的國產動畫,甚至在未來五年內可能沒有能有人投資與之匹敵的,鏡頭語言,劇情內核,表現形式,對于國產動畫電影來說也是一種新的嘗試,值得點贊。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如果把劇情攤平看,實際上電影的內容就很簡單,本來是個短平快的故事,而監督靠情緒驅動給故事做加法,整個故事情緒釋放窗口特別短,整體非常壓抑,壓力不斷累積,這種心流體驗目前還沒有國產動畫能做到。它太特別了,從來沒有過情緒驅動的國產動畫,整個故事的流動全是靠看不見的情緒在推動,一切不合理都能在明暗共三條故事線中互相映射,只要認真看到最后一切都能解釋,這種體驗太神奇了,以至于在劇作手法上有些超前了,所以對于絕大部分觀眾來說可能就不是太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