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實體出新招 “興業普惠”添動力
(資料圖)
小微企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大局,一頭連著就業民生,是實體經濟的肌體細胞。穩小微就是穩就業穩經濟。如何讓小微企業“青山常在常綠”?
興業銀行聚焦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持續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著力打造數字普惠金融新模式,“興業普惠”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通過打通數據流、信息流、資金流,應用大數據打破“信息孤島”,“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痛點,讓普惠金融飛入“尋常百姓家”。
“打開微信搜索‘興業普惠’,在線直接發起融資申請,馬上就獲知審批結果,資金當天就到賬,速度快、無抵押、低利率,真是太好用了!”體驗興業銀行高效快捷的線上融資后,深圳市一家機電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道。
受新冠疫情影響,該公司資金周轉出現暫時性困難,通過“興業普惠”平臺,在線辦理了“快易貸”產品,通過稅務數據、工商數據等綜合模型評定,快速獲批了一筆200萬元的純信用、隨借隨還的線上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
據介紹,“快易貸”是“興業普惠”線上融資的拳頭產品,依托大數據技術,實現了純信用、免抵押、以稅定貸、全流程線上辦等,方便企業隨時隨地快捷辦理。在此基礎上,匯聚政務、園區、智慧農批等多元數據,“興業普惠”還提供供應鏈、科創、鄉村振興等不同場景專屬產品服務。
以科創領域為例,興業銀行創新推出“技術流”評價體系,從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發明專利密集度等15個維度考察企業,使用打分卡模型量化評估,并在客戶準入、授權管理等方面實行差異化政策,有效破解科創企業因規模小、資產輕、增信手段有限等特點導致的融資難問題。
在服務供應鏈企業方面,“興業普惠”還基于核心企業向上下游小微企業延伸,讓金融產品和服務精準觸達更多的普惠客群。
近年來,興業銀行基于算法模型,針對供應鏈上游企業,引入未來應收賬款質押、票據質押等場景化應用方案,讓企業盤活各類交易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貿易數據,變信息為信用。同時針對供應鏈下游企業,通過引入擔保機構、核心企業提供保證擔保等方式,提升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和獲得感。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持續完善“興業普惠”服務體系,連接更加豐富的多元生態場景,融合惠企政策創設更多普惠金融產品,讓數字普惠隨處可得,努力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提質、降價、擴面”,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