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動漫 >

焦點報道:超越文字,藝畫開天版《三體》能否獨樹一幟,再次震撼觀眾?


(相關資料圖)

2006年的時候,一部看似普通并沒有引發過多關注的小說在《科幻世界》上連載。除了資深科幻迷外,少有人知道它,更沒有人會想到這部小說在10年后聲名鵲起,不僅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甚至連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成為了它的忠實粉絲。而這部小說,就是我們后來熟知的寫滿“黑暗森林法則”的《三體》,他的作者便是如今家喻戶曉的劉慈欣。

《三體》被稱為中國科幻小說史上的里程碑,摘奪了從國內的“銀河獎”到國外的“雨果獎”的數項行業權威大獎。而這樣一部長篇巨作由于存在對未來世界龐大的假想和設定,所以在給改編者帶來無窮魅力的同時也賦予了他們極大的挑戰。正如“藝畫開天”CEO阮瑞所說,“去決定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下了很大的決心,因為《三體》這部作品代表的實際上是中國科幻的一個歷史意義”。

所以,當藝畫開天正式公布《三體》動畫預告片時,相信不少粉絲除了出對該作姍姍來遲的激動,更多的是在期待下迫不及待地開始了關于內容與動畫化創作的討論。

第一個討論是,《三體》畢竟為中國科幻史上的巔峰巨作,那么在改編成動畫時會不會整體出現問題。其實對于這一點,筆者認為大可不必擔心。說到底,一部動畫的品質好壞最核心的便是創作團隊。而藝畫開天在接到《三體》這個項目時只有100人,但目前他們的團隊已擴充到近500人,這里面不僅有知名高校畢業的新銳人才,還有許多久在業界的老手,他們被分布在編劇,制作,外部協調等等眾多崗位中互相配合,這必然可以為《三體》動畫提升更多的產能,而CEO阮瑞更是親自下場參與整部作品重要的具象概念圖形化,其目的就是要更好的滿足觀眾的胃口。所以這種以質量為導向的創作團隊,怎么也不可能讓這部作品出現制作崩壞,為此對于該作的完成度,確實沒有必要過分憂慮。

第二個問題是,動畫中的角色能否符合大眾的想象。值得說明的是,這是一個非常主觀化的討論,畢竟《三體》原作是文字,那么每一位讀者心中對于故事里的重要角色如羅輯,葉文浩,史強等等自然都有自己的認知。只是,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讀者都有對《三體》角色的想法,自然就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大眾想象,而藝畫開天在《三體》的改編中,能做到的就是在充分傾聽原作者劉慈欣和讀者粉絲們的意見,并在仔細對原作進行研究后,設計出一個盡可能符合大眾觀念的角色群相。

從放出的預告片來看,可能這些角色未必完全符合每一個人心中的想象,但是整體上還是忠實于原作的。從角色出發,這種忠實原作的精神也反應在劇情上,從目前定檔預告中展現的場景來看,都是《三體》小說中非常經典的場景還原,相信正片也能夠秉持尊重原作的精神,所以在這一方面,筆者相信肯定是沒有太大問題。

最后一個討論,是藝畫開天在3D建模上是不是過分倚重西方風格。眾所周知的是3D建模一直是藝畫開天的拿手強項,而這也成就了其代表作《靈籠》。但是大家應該發現,無論是《靈籠》還是《三體》,它們的故事著墨點都在被高科技,鋼筋水泥和超現代圍繞的未來,那么與其說是西方風格,說到底藝畫開天的3D建模更多的是為了呈現出一種未來科幻的即視感,為此僅僅用西方風格概括自然不準確。

但無論怎么說,對于《三體》這部鴻篇巨制來說,藝畫開天能夠將其動畫化本就令人驚喜,更重要的是在鴿了這么久后到底能為觀眾準備什么樣的盛宴,自然讓人值得期待。

標簽: 藝畫開天 未來科幻 中國科幻 森林法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