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報道:熱搜第一!我國首次發現 有關奧密克戎!世衛組織最新宣布

今日,“我國首次發現奧密克戎新亞型”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3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網站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China CDC weekly)》,2月14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采集并送檢的樣本中檢測到奧密克戎毒株的共同感染。

2022年12月23日,這位患者報告食欲不佳,12月29日,出現疲勞、咳嗽,新冠感染檢測呈陽性。2023年1月4日,患者出現寒戰和發燒(體溫38.9℃),并伴有咳嗽癥狀,住進云陽縣中醫醫院但未明顯好轉,1月5日出院。1月6日,該患者住進重慶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傳染病科。從1月6日到2月12日,8次核酸檢測呈陽性。


(資料圖片)

研究人員于2023年1月28日和2月7日從患者身上采集上呼吸道樣本,分別命名為YB20230158和YB20230202,這兩個樣本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分支,不同于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突變位點分析顯示,兩個樣本都含有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的特異性定義位點,患者同時感染了奧密克戎亞變體BA.5.2.48和BF.7.14。

文章稱,目前在重慶流行的主要嚴重急性呼吸系綜合征病毒2型毒株為BA.5.2.48(>90%),其次為BF.7.14(約3.8%)。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關于BA.5.2.48和BF.7.14共同感染的報告,特別是在重慶,BF.7.14比例相對較低。

研究人員提醒,監測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變異株應作為識別合并感染和重組病例的重要策略加以推廣。隨著各種變種在一個地區共同傳播的風險不斷增加,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變種的監測,特別是對免疫缺陷的關鍵人群的監測,變得越來越重要。

世衛:今年有望不再將新冠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據澎湃新聞,世衛組織17日表示,今年有望不再將新冠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據世衛組織官網顯示,在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世界“現在的情況肯定比大流行期間的任何時候都要好得多”。他解釋稱,過去四周每周報告的死亡人數首次“低于三年前我們第一次使用‘大流行’(pandemic)一詞時”。

“我有信心,我們可以在今年內宣布,新冠作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式結束?!辈贿^,譚德塞也補充稱,目前我們還沒到那一步。上周,仍有超過5000例死亡報告。對于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來說,5000人太多了。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也在發布會上說:“我認為,我們已接近可以把新冠視為季節性流感一樣的疾病?!?/p>

世衛組織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的最高級別警報。當年3月11日,該組織宣布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今年3月11日,也是世衛將新冠定性為“大流行”的三周年。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