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實施方案》印發!A股具備林業資源公司不到10家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儲庫,在全球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實施方案》印發

據科技日報,《“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實施方案》于近日印發。方案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科學布局和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建設國家儲備林3600萬畝以上,增加蓄積7000萬立方米以上,緩解木材供需矛盾,保障我國木材安全,推動國家儲備林建設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據介紹,為構建國家木材安全保障體系,2012年我國啟動了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工程啟動以來,累計落實資金1400多億元,建設國家儲備林9200多萬畝,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授信3200多億元,累計發放金融貸款1100多億元。十年來,國家儲備林建設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總數超過360萬個,木材產出收入超過1500億元,依托國家儲備林開展的綠色產業實現經濟收入近100億元,圍繞國家儲備林建設形成的加工企業達2700多家。

森林對實現碳中和目標有重要作用

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十四五”時期森林覆蓋率要提高到24.1%。“雙碳”目標的提出與實現,對林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據中國綠色時報,聯合國糧農組織評估結果表明,全球森林約40.6億公頃,森林碳貯量高達6620億噸。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儲庫,在全球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植樹造林成為抵消溫室氣體的有效路徑。我國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全球增綠面積的1/4來自中國。

未來10年,我國需要通過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增加森林蓄積量,然而,我國目前50%的可造林土地是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造林難度較大。為實現2030年森林蓄積量目標,林業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攻關,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造林技術水平,提高森林質量和增匯潛力的森林可持續的經營能力。

這些上市公司擁有豐富林業資源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上,具備林業資源的上市公司并不多,總計不到10家。

永安林業經營各類森林資源128.6萬畝。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森林資源培育與綜合利用、綠色板材和生態家居研產銷等。

岳陽林紙擁有近200萬畝林地資源,分布在岳陽、懷化、寧波三大產業基地。公司依托首期碳匯項目取得的經驗及其長期林業經營經驗,積極布局全國林業資產碳匯項目,預計2025年末,累計簽約林業碳匯5000萬畝。

福建金森主營業務為森林培育營造,森林保有管護,木材生產銷售,現有森林資源面積約80萬畝,林木蓄積量635.93萬立方米。

豐林集團在廣西南寧、百色、環江等地營造速生豐產林、經濟林約 20 萬畝,部分林地已取得 FSC認證。公司速生豐產林主要樹種為尾葉桉、尾巨桉、馬尾松、杉樹等。

晨鳴紙業目前擁有林地80萬畝左右,主要集中在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ST景谷擁有27萬畝核心原料林基地。公司所在地景谷縣森林資源豐富,景谷縣有林地面積88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69%,豐富的森林資源為公司發展林板和林化業務提供了原材料供應保障。

數據寶統計,截至3月16日收盤,林業資源概念股今年以來平均漲幅9.14%。岳陽林紙、福建金森、ST景谷、綠茵生態等4股累計漲幅超10%。估值水平來看,永安林業、綠茵生態滾動市盈率不足20倍。

從已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按照年報、快報、預告凈利潤下限計算,永安林業、岳陽林紙凈利潤翻倍增長。平潭發展、美利云、ST景谷等3家公司凈利潤續虧,豐林集團、晨鳴紙業凈利潤為下滑狀態。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