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微資訊!A股三大指數收跌:逾4300只股下跌 光伏板塊領跌



(資料圖片)




3月16日,兩市股指低開低走,盤中弱勢震蕩下探,三大股指午后均跌超1%;兩市成交超8400億元,成交額較昨日略有放大;北向資金小幅凈買入;逾4300只股下跌。

截至收盤,滬指跌1.12%報3226.89點,深成指跌1.54%報11237.7點,創業板指跌1.51%報2302.05點,兩市合計成交8450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7.87億元。

盤面上看,光伏板塊領跌,煤炭、石油、有色、鋼鐵、化工等周期板塊集體走低,汽車、建筑、保險、地產、券商等板塊均走弱,儲能、風電概念等亦下挫;銀行板塊逆勢拉升,供銷社、網游、醫美概念等相對活躍。

對于近日市場走勢,東吳證券表示,上證指數在周二下探趨勢線支撐后,昨日繼續保持強勢,目前只要該趨勢線不破,短線都不宜太過看空,但由于上檔3330點一線壓力較大,市場維持大區間震蕩的可能性較大,操作上建議持股為主不要亂開新倉,同時留意科創板指數,如能有效突破年線,就會打開一輪不錯的上升趨勢。

國盛證券指出,美國二月CPI數據符合預期,使得市場對于美聯儲3月加息25基點的預期大幅提升,資金短期的風險偏好也隨之提升,對A股的好處就是有利于外資的穩定。目前市場依然是存量資金博弈格局,但市場風格已經悄然改變,資金不再一味追逐題材股,而是共同擁抱大而美的價值股。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當前處于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高峰期,資金會更加關注有業績支撐的優質企業;二是在全面注冊制大背景下,業績差的企業會被市場加速淘汰,使得資金會更加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二者結合下,低估值且屬于政策風口下的“中字頭”企業收到了資金的熱捧,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中國式估值體系”的邏輯逐步被市場認可。因此短期的策略上可多關注國資背景+政策利好方向的標的。

相關報道

發生了什么?兩市近4200家個股下跌 泥沙俱下后市場將何去何從?

兩大不利因素襲擾 一條消息“嚇唬”光伏賽道!美聯儲傳出14萬億重磅利好!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