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環球快播報】氫能“上市潮”再度涌動!億華通登陸港交所 成為“中國氫能A+H第一股”




(相關資料圖)

當前,氫能領域涌現出“上市潮”,不少企業紛紛加快上市步伐。

就在今日(1月12日),億華通(02402.HK)登陸港交所。億華通每股發售價為60港元,上市首日平開。截至午盤,億華通報59.7港元/股,總市值為70.16億港元。

此前,億華通于2020年8月登陸科創板。這也意味著,其成為國內又一A+H兩地上市企業。因此,億華通也被業內稱為“中國氫能A+H第一股”。

根據億華通招股書披露,此次億華通H股全球發售17,628,000股。《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此次發售,億華通所得款項凈額預計約為9.83億港元。其中,兩名基石投資者共認購約3.88億港元,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旗下投資平臺Astonish Investment認購約2.32億港元,嘉實基金通過子公司Harvest認購約1.55億港元。

對于謀求“A+H”布局,億華通董事長、總經理張國強曾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該公司推進香港上市的原因主要在于滿足其業務發展需求,拓展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深入推進其國際化戰略,調整自身資本結構與股東結構。

億華通作為燃料電池系統制造商,主要為客車、貨車等商用車設計、開發并制造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系統的核心零部件)。

產品方面,截至目前,億華通已推出多款功率輸出不同的燃料電池系統型號,當前,億華通可提產品功率從30kW覆蓋至240kW,這也成為其主要業務收入來源。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億華通方面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公司燃料電池系統已安裝于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目錄中的80款燃料電池汽車上。其中,億華通已與北汽福田、宇通客車、吉利商用車等建立合作關系。

乘用車方面,在此前的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億華通董事長、總經理張國強表示,該公司已與北汽集團等整車企業開展了其產品在乘用車領域的應用合作,目前尚處于研發階段。

從業績表現來看,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億華通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54億元、5.73億元、6.29億元、2.69億元;期內利潤分別為:4589.9萬元、-976.2萬元、-1.85億元、-8155.6萬元。

“目前氫燃料電池系統尚處于產業化的初期階段,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各方面投入不斷攀升。”在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億華通董事、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宋海英坦言道。

從行業發展來看,億華通董事長、總經理張國強曾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總體來看,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從政府主導的技術探索、示范運營階段發展至商業化初期階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市場由于商業化初期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綜合成本較高,行業的發展對政策依賴度較高。”張國強如是說。

應用場景方面,目前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已由前期單一的公交領域商業化示范應用向公交、環衛、城市物流配送、冷鏈運輸、 渣土運輸、大宗貨物等多場景示范應用轉變。

香橙會研究院氫能事業部總經理韓德祁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未來氫能的應用場景不單局限于燃料電池汽車,工業、其他民用等場景將得到更廣泛應用。“氫能的制、儲、運是目前最火熱的賽道,當儲運的成本問題被解決后,未來氫能在新型應用場景上的機會將變得更多。”

與此同時,在億華通董事長、總經理張國強看來,隨著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產業化、下游需求快速增長、企業產銷規模不斷擴大、上游供應鏈不斷成熟從而降低零部件成本,以及市場參與者不斷競爭,“燃料電池的成本和價格都將快速下降,符合產業發展路徑”。

(文章來源:科創板日報)

標簽: 中國氫能A+H

相關閱讀